尉遲恭對李泰的這表現很滿意,李泰給了他們也一個臺階,他們自然是接了下來。
眾多武臣將軍們也都是面露笑意,每一個都是走過來拍了拍李泰的肩膀。
這也算是一種認可,李泰這樣的舉措,給他們避免了麻煩,那今後他們也會對李泰多照顧一些,而文官這邊的房玄齡也是眼前一亮,這李泰不論是人情世故又或者是帶兵打仗的能力,都要比李承乾厲害不少啊……
當初的李二和李建成,不也是現在的李泰和李承乾嘛?
一個佔據了文官的支援,一個佔據了武臣們的信任,現在這麼一看,房玄齡只覺得李泰和李二實在是太像了,這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故而現在李二也更加喜歡李泰一些,至於李承乾,雖然這傢伙做太子兢兢業業的,但是李二卻也不見得有多喜歡,更多的是把一些責任強行加在了他的身上。
李承乾很痛苦,他無法得到李二的歡心,這樣他很惶恐。
萬一自己就是個擺在檯面上的棄子怎麼辦?
先讓自己做幾年太子,然後等到時機成熟了,李二再讓李泰上位。
這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啊。
這些事情房玄齡也在猜測,但是以這老銀幣的性格,現在是顯然不會站隊。
但如果真要推舉一個明君,那麼房玄齡自己在心中衡量了一番,也選擇了李泰,不論從哪方面來看,李泰都是要遠勝於李承乾的。
只是這恰恰是一個十分危險的訊號。
李二,弒兄殺弟,手染獻血登上了皇位。
在這個信奉正統嫡傳,在乎身份尊卑的年代裡面,李二毫無疑問這皇位來的不乾淨,同時也是不被一些大家所認可的。
至今孔聖故地的那一批學子,都還在唾罵著李二的皇位來路不正。
李二愛惜自己的羽毛,他想讓自己的後世們不再經歷自己這樣的痛苦,故而,現在的他就算是再喜歡李泰,也不會讓李泰登上太子的寶座。
這樣一來,矛盾就出現了,李二就成了當初的李淵,李泰就成了當初的李二。
那麼是不是玄武門之變會再來一次?
房玄齡這老銀幣一想到這裡,頓時身軀就是一個機靈,差點沒有癱軟在地。
“嗡——”
皇宮內吹響了上朝的洪音,李泰站在了武臣的隊伍裡面,房玄齡作為文官之首,卻愣在了原地。
……
“聖恭安!”
一番斯文禮節,太極宮下方跪拜著眾多臣子。
李承乾站在大殿上方,溫公公給他搬了一張小凳子。
而李二雙手揹負,從偏殿走進來坐上了皇位,那頭戴金冠,身穿明黃龍袍器宇軒昂的模樣,看的讓人心中不由自主的產生一些跪拜的想法。
李泰摳了摳鼻子,想著待會的措辭。
這大朝會,便是要各地官員向李二彙報一些近況,有困難的解決困難,沒困難的製造困難給李二解決一下。
如果遇到了災情,有需要各部門統一商討,然後弄出一個方案給李二彙報。
總之,就是處理事務,不管能不能處理掉,之後都要給李二送上一個馬屁,皇帝陛下高明,我大唐萬萬年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