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的隊伍很長,李泰因為身份的原因,倒是能夠排在最前面。
今天正好是大朝會,再加上李泰尉遲恭長孫無忌在幽州大勝敵軍歸來,今天必然會圍繞這些事情召開一些討論。
李泰和李承乾手牽手走進了大殿,表現出一副很和諧的模樣。
文武兩臣涇渭分明。
這李承乾,走在了文臣的這一道上,而李泰,則是走在了武臣的這一道上。
這就好像是朝堂上的兩個派系代表,李承乾的太子黨大多數都在文臣這一道上,而李泰的魏王黨,大多數都在武臣這一道上。
李二身穿龍袍,緩緩的走來,他站在大殿之上,溫公公跟在後面。
“聖恭安……”
一連串虛偽的禮儀結束以後,李二讓眾愛卿平身。
這一開始,倒也是一些朝堂上的雞毛蒜皮的事情,並不能引起李二的注意。
不過李泰敏銳的發現,其中一些臣子,開始有意無意的彙報了一些剷除某地流寇的事情。
大唐哪裡來這麼多的流寇?
很顯然,這裡面有一些李泰不知道的因素在裡面。
但是結合幽州的事情一推測,很明顯就能夠得知一些訊息。
只怕是李淵的一些後手,正在面臨李二的清算。
這樣以來,李泰心中頗為感慨,等到這一次的清算過後,李淵將再無手中的底牌,而李二將徹底的穩坐釣魚臺。
很快就輪到了尉遲恭和長孫無忌,這兩人彙報了一番李泰在幽州城智鬥羅藝的事情,其中隱去了關於羅藝供出李淵的部分。
但是這件事情涉及到了李泰,李二也只是淡然的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
甚至,連獎勵都沒有說。
眾所周知,為李二幹活,一旦是立了功,李二絕對會賜下重賞。
可是如今面對李泰的這潑天功勞,李二竟然閉口不提獎賞的事情,這樣一來,讓不少太子黨的成員都看到了一些希望。
果然,李二是惱怒李泰昨天所做的事情了。
“好了,還有事情嗎?”
李二看了看眾人,眼神最終落在了李泰的身上。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溫公公大聲的說道,下方眾人閉口不說,朝堂內落針可聞。
“退……”
這一刻溫公公正打算喊退朝,不過卻有一人站了出來。
李二皺了皺眉頭,不過很快又隱去。
“臣,張仁有事啟奏!”
那個叫做張仁的傢伙,是朝廷中的言官,速來以敢說敢做為聞名,並且此人還是太子黨門下之人。
“奏。”
李二淡淡的說道,太極殿內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這個張仁要說什麼,那個不曉得?
就連李二,都是明白張仁要做什麼妖。
“臣今日要彈劾一位皇子。”
張仁開口了,這一開口,大家就知道他要說什麼話,當下李承乾站了出來。
“張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