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大,外面的世界好,外面的燈紅酒綠總是那樣富有吸引力,但錢財對山裡人i說並不是種地可以得到的。
土地的耕種充其量能夠自給自足,那個交通不便的村子。便是種出了多餘的糧食也運不出去,成本太高了。
困難是顯而易見的,卻沒有人先提出修路,因為山不好開,再加上小韓村也不具備什麼開發價值,多少年過去,小韓村依舊閉塞愚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村裡的人沒有正正經經娶媳『婦』的,都是靠買,而i源自然不是什麼正路。
韓少則的父親就是一個二道販子,他的異母兄長更是早在幼時就學會了用土法炮製的『迷』『藥』拐人,韓少則的母親就是他的成品。
年輕的女人從不甘到認命,最終生了兒子,成為這個家中的一份子,如同村中其他女人一樣,再去執行這個生活方式。
這樣的家庭條件,如果沒有意外,韓少則本人也會跟他的父親兄長一樣,幹著這種不光彩的事情,然後等年齡到了,留下一個給自己生兒子的女人,讓自己的兒子再繼續這樣的生活。
事實上,劇情中的原主也的確是那樣過著,害人然後被害。
他拐i了一個女大學生,因為特別喜歡所以放鬆了很多,然後對方懷著他的孩子跑了,跑的時候還放火燒屋,害死了原主。
這一次,韓少則i得比較早,從小時候,大約三歲就i了,那樣小的年齡,耳濡目染都是對拐人習以為常的一切,他差點兒以為是在買賣人口合法合理的古代了。
若不是還有電,他恐怕根本無法相信這也是一個現代文明的世界。
為了改變屬於原主的悲慘結局,改變那些因為被拐賣而有的悲劇人生,韓少則很努力地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獲得了讀書的機會。
自此,便是一步步逃離。
這十i年間,家中的那座小屋不知道轉運了多少人,而他能做的就是儘量對她們好點兒,哪怕是頂著詛咒和謾罵。
能夠修煉精神力是個不錯的金手指,哪怕有世界法則限制,但有了精神力也足以讓人安心。
本i,韓少則是想用精神力潛移默化地影響父兄,讓他們不要再從事這種罪惡的行業,結果卻沒有用。
系統對此的解釋也很簡單,那種程度的精神力影響並不足以改變生活本能。
也就是說,買賣人口這件事對於他們,如同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的本能一樣,除非用精神力控制,迫使改變,否則,就是精神力暗示也不能阻止他們的生活本能。
早就想過改變不會那樣容易,但是這樣一i他也就只能做到自救。
放走那些被拐人士?
韓少則當然走過這樣的嘗試,但結果並不美好。
四面大山並不是什麼人都能跑走的,再加上小韓村附近的村落也都是這樣的情況,如果發現有人逃走,他們甚至會幫忙捉回i。
遠離城市,遠離文明,好像連法律都遠離了,被捉回i的人又被打斷腿的,有直接打死的。
從才降生的嬰兒到二十幾歲的『婦』女,沒有人能夠從這裡逃脫,哪怕是落下山崖摔死,也離不了這裡。
每每想到此處,韓少則就覺得心中憋悶,個人的力量是如此單薄,讓他無力改變更多。
不,或許還是有的,但,父母兄長,怎麼辦呢?
母親是受害者不用說,父兄是加害者,但他們所犯到底不是死罪,就算是,他為人子為人弟,又有什麼資格去殺死他們呢?
還有那些愚昧的村民,他們買媳『婦』當然是錯的,但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的祖輩都是這樣做的,於他們,這就是一種傳統,並不是什麼人能夠輕易改變的。
至於村子裡那些被害了一輩子的『婦』女,有些早就忘了家人何處,有些已經適應了這裡的生活,看上去就如同普通的村『婦』一樣,甚至助紂為虐。
她們的孩子,要不然跟這個村子的其他人一樣,要不然還是懵懂無知,一旦鏈條被破開,他們又會怎樣?
繼承父輩的做法,只不過更隱蔽一些,還是成為社會的渣滓,被人用有『色』眼光看待一輩子?
這些問題,那些一心逃走報復回i的人不會去想,那些已經以此為生的人更不會去想,唯一看得明白,也會去想的只有韓少則了,但他無論怎麼想也找不到完美解決的路子。
總是要有些人去承擔惡果的。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的,沒存稿了,我又晚上更,大家錯一天,別跟我一樣熬太晚。
晚安!
喜歡悲劇發生前請大家收藏:()悲劇發生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