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智嵩的兒子並沒有在宋家的族學就讀,而是去了康林書院,這麼多年下來,康林書院的名氣倒比許多家族的族學更強一些,旁支中多有子弟到此就讀。
“父親大人,那位望氣大師有多厲害?”
十來歲的兒子滿眼的好奇,在問完功課之後突然發問,把宋智嵩問得一怔。
有多厲害?在當好友期間,他從未知道對方的望氣術還能得到“大師”的稱號,如此,算不算厲害?
宋智嵩笑而不語,由著兒子自己揣測答案,這些年,一直不『露』面的褚鈺成了真正的望氣大師,隨著皇帝的肯定,越來越多的吹捧,幾乎把他當做了比擬呂祖的人物,就連他收集各家養氣功,都被當做了一件偉業宣傳,幾乎可以媲美當初那位以言止戈的聖人了。
無意去戳穿這層畫皮,也無意去糾正那些過譽的讚美,友情隨著時光漸漸褪『色』,那個人,或許自己從未了解過吧,畢竟,他是如此神秘。
告老回鄉的徐茂林回到南河城,跟宋智嵩聚了一場,宋智嵩沒想到他這麼早就退下來了,徐茂林一臉的苦澀:“這麼些年,流血流汗,一身傷病,若是再不退下來,又能怎樣?”
窮人乍富,未必守得住某些界限,徐家的事情就是如此,位高權重的將軍,手握兵權的將軍,當戰爭四起需要他的時候,他的地位便是格外穩固,但當和平在望的時候,這樣的將軍連同他的家族就成了許多人的眼中釘,滿身的漏洞隨意挑揀就能讓他敗家喪命。
和平時期的將軍總是透著一種悲情,無用武之地,無人器重。
徐茂林不想惹得上面忌諱,也不想跟同僚相爭,更不願意在文官挑剔的眼皮子底下低頭求生,男兒有雄心,不與凡俗同,自當建偉業,不苟同流汙。
宋智嵩輕輕一嘆,有些事情,是能想到的,四目相對,都是沉默,茶香清冷,還是在醉賓樓上,卻找不到當年的壯志豪情。
“何廣翰現在也當官了,也不知道當得怎麼樣。”
“閆松鶴又去了青山關,不知道回來沒有。”
“褚鈺還是沒有訊息,有的時候我都擔心——”
褚家的人早都不再打聽他的訊息了,宋智嵩偶然路過對方改換的門庭,看到那一家子的煊赫熱鬧,心中還想過,他們大概以為褚鈺早就死了吧。
就連他自己,也對這個失蹤多年的人並沒有太多希望了。
“聽說了,似乎又升官了。”
“誰知道吶,他就是那樣的人。”
“褚鈺啊,我回來的路上見過他。”徐茂林說到這裡自己先搖頭,在宋智嵩訝異的目光之中又道,“也不一定就是他,看著像,卻又不太可能,多少年了,你我都是白髮蒼蒼,他哪裡還能是當年的樣子,也許是長得像的人,又或者是他的親戚吧,一晃而過,我也不確定。”
徐茂林細細說了一下,那是在他回來的路上,經過淮水的一段,兩船交錯的時候,看到對面船上二樓一個房間內,一人仰觀天空的模樣,當天的陽光好,他一眼便看得是褚鈺,叫了一聲,對方回眸一笑,搖了搖手,不知道是在否認還是在打招呼。
就是這麼短暫的交錯,一南一北的兩條船便各自離開了,徐茂林早不是當年一衝動揹著包袱就去從軍的年輕人了,帶著一船的家眷行禮,大船也不方便調頭追蹤,只是想了一下,便把這個心思放下了,如今說起來,倒是有些遺憾,應該再確認一下好了。
宋智嵩從這一段故事之中聽出了更多的東西,當年的友人,對這份友情也不如當年真摯了吧,這也難怪,即便是有著書信往來的兩人,此刻坐在這裡,最開始不也半天不知道說什麼嗎?
歷久彌新,他們都希望友情如此,但能否真的如此,卻誰也沒有定數。
“且不說這些,人還在,早晚都會有訊息的。”宋智嵩這樣說著,把話題繞了開去,回到了孩子們的身上,兩個半百的老頭子,說說子孫總還是更有興趣。
話題再度熱烈起來,你家的孩子我家的孩子,說得興起的時候恨不得定一個娃娃親,話在嘴邊兒多少回,到底還是嚥了,彼此都有顧忌,讓那熱鬧也顯得有幾分虛浮。
兩年後,宋智嵩收到了鏢局送來的一個木匣,雕工精緻的匣子上象徵『性』貼著一個封條,上面的字看著熟悉,還是開啟匣子之後看到信件才知道是褚鈺寄來的。
裡面是一部經過褚鈺完善的養氣功,信中嚴明瞭功法利弊,壓在最底下的則是一幅畫,畫上的滿天星空,一眼映在腦海,讓人平生出幾分波瀾壯闊的氣度。
宋智嵩先看了畫,好一會兒才翻開那本養氣功,看完之後久久不語,對方,大約的確配得上望氣大師這個稱號,無形的距離宛若天塹,讓宋智嵩悵然若失,望著窗外,又是一個早春,楊柳拂風… …
何能再少年,當比春風遠。
喜歡悲劇發生前請大家收藏:()悲劇發生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