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尚紅,有本書叫《禮記》,在《禮記·檀弓上》就有記載說:“周人尚赤”。
“尚赤”的意思,在以前到現在有許多解釋:我們本土古稱“九州”,又別稱“赤縣神州”;
這是第一種,第二種就是有一種叫“赤鳥”的叫法。
“赤鳥”被視為祥瑞之鳥,又被當做太陽的化身,當年后羿射日,射的就是十隻赤鳥,在部分文獻資料裡又稱金烏;
還有,那些純潔善良的孝子、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輕人又被譽為“赤子”,忠心赤誠的高尚品德稱為“赤心”,赤子之心;
商、周時期光輝燦爛的青銅文化,其主要原料也就是銅,銅也被譽為“赤金”。
……
太多太多我們自古以來對赤紅的例子。上下五千年,中間還有特別長一段我們無法解釋的時期。
本來用火的顏色稱為“赤”,遂之後也發展成泛指一般的紅色都叫赤。
我們喜歡把紅色作為喜慶、吉祥的象徵,所以常把婦女的盛裝稱之為“紅妝”、“紅顏”,並以“紅妝”代指相貌比較好的女子;
當然了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古代對女子的審美不同於現代。唐朝以肥為美,逐漸到後期也演變出了很多不同對美的審視。
不僅如此,在民間習俗的賀慶壽、婚禮中,均要用紅色來點綴環境,象徵吉祥如意、萬事平安之類。
如生小孩要在門上掛紅布,賀壽的壽麵要用紅紙相扎,新娘要穿紅衣,逢年過節送禮也要貼紅紙,年節及喜慶送錢要用紅紙包裝,俗稱“紅紙包”。凡此種種俗稱“紅喜事”。
年獸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得不知道多少次了。也有一方面受這個影響,年獸害怕紅色的東西和鞭炮聲,目的是讓這些不好的東西不敢靠近。
可能在很多人眼裡這個傳說就是一個迷信。但是始終無法否認的就是,迷信迷信,也是從迷到信的一個過程。
如果不是未知,也沒人去探索。可能正是因為探索所以才知道了點什麼東西。
當然了,這只是個人想法。
同時在尚紅的同時我們又貴黃。
有另外一本書叫《白虎通義》,在《號篇》裡面有一句話這麼說,“黃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萬世不易。”
紅黃藍是所有顏色的基礎,同時黃色在我們從很早以前就認為是五色中最高貴的象徵,代表中央。中央在以前也就是權力、地位的象徵,所以黃色也是有它獨特的意義。
古代皇帝均尊黃色為正色,除了皇帝以外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用大黃色、正黃色,皇帝穿的龍袍又稱“皇袍”和“黃袍”;
祭祀的時候也要穿黃色的衣服以示隆重和莊嚴,起碼肯定不能穿紅色或者其他顏色,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紅色是吉祥的象徵,穿紅色在祭祀的時候簡直就是大忌;
不僅道家敬黃色,穿黃色的道服,印象中的道士也全都是黃色的那一套衣服,而且佛教也認為黃色絕俗、素雅,故佛教的服裝、建築及其他裝飾多用黃色為主,就連釋迦牟尼佛也是渾身散發著金光,佛像也以黃色佛像為主。如果是其他顏色的佛像,反而會讓別人覺得這不是什麼正經的佛或寺廟。
佛教器皿也以“鎏金”為主。民間“貴黃”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也就是三國時候那段事,據史料文獻中記載,當時甚至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號。
由此大概可以知道為什麼古代帝王均以黃色為主,可能也應該說還有黃金質地的一部分原因,所以最後選擇了黃色為帝王的正色,其他人都不可能隨便使用。
喜歡異案事務所請大家收藏:()異案事務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