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醫生是宋頌來h市之後找的第二個心理醫生。
第一個醫生的治療方案對她而言過於激進,宋頌治療了不到兩個月,就不堪重負放棄了。
張醫生是宋頌在一個心理治療論壇上經人介紹認識的,她的治療方式與她本人一樣溫柔、和煦又堅韌,且發自內心地關愛著病人。
宋頌很敬愛她,一直在她那裡治療,已經快有兩年的時間。張醫生說她恢復得不錯,現在宋頌已經很少需要吃藥,只是定期到張醫生這裡來進行一些疏導性的治療,同時也當作是複診。
“你很久沒過來了,最近怎麼樣。“張醫生拉著她的手問道。
“情緒很穩定,睡眠也還可以,但是……我遇到了一些問題,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是會觸發你不良情緒的問題嗎?”
“是。”
宋頌把艾誠來h市後發生的各種事情,以及自己的心理變化詳細地對張醫生講了一遍。
“兩年前,我來h市,就是為了躲避他。他曾經在我的心理治療過程中,有過很正面的影響,但最後我心理崩潰的那一刻,我的第一反應還是逃離他。”
“宋頌,其實你有沒有想過,那個時候,你本能的反應根本不是逃離他,而是去他身邊。”張醫生問她。
宋頌一愣,“怎麼可能?當時……當時我幾乎是落荒而逃,甚至連見他一面的勇氣都沒有,就慌不擇路地跑來h市。”
“有沒有這麼可能,你的慌張、你急切地想要逃離他的心情,都是因為你自己內心深處發現,你其實是拼了命地想去他身邊。但當時的你知道,你的狀況很危險,你怕自己會傷害他,所以只能不留退路地徹底離開,這其實是你強迫自己不要接近他的方式。”
“可是我當時確實是……一想到他,就會產生強烈的生理不適,我完全不敢靠近他啊。”
“這種生理不適也可能是忠於精神層面的一種防禦性反應,因為你的精神在努力阻止你去他身邊,而你的身體則聽從精神的號令。”
宋頌徹底呆住了,是嗎?是這樣嗎?我不是因為“不能”才離開他,相反,我竟然是因為太想留住他而離開他?
見宋頌似乎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張醫生又開口道:“當然,這種判斷也只是我的一種猜測。我們嘗試了這麼多種治療方法,我始終無法明確地抓取到你對他生理上的牴觸。所以我猜測,這是不是你對自己的一種誤解,換句話說,或許是你的潛意識在試圖欺騙你自己。”
說完又拍拍宋頌的肩膀,“宋頌,其實要我說,你的抑鬱症已經基本康復。你是一個很堅強的人,你有能量,也有勇氣與疾病抗爭。
我們聊過這麼多次,從你的描述中,我相信他也同樣是一個充滿勇氣和愛的人,一個好的愛人是會給你力量的。你的內心深處是渴望他的,如果逃避沒有用,或許你可以再給自己加加油,再勇敢一些,試著與他一起戰鬥,說不定會是個好選擇。”
從張醫生那裡出來,宋頌腦子裡懵懵的。
真的是自己搞錯了嗎?如果是自己錯了,那麼,我要不要趁現在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