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襲擊三中隊的狂暴地龍一共有三頭,一頭出現在隊伍中段,被左翼的三位長官聯合剿滅;另外兩頭,一頭出現在最先頭,被“烈火槍神”克麗絲上尉親自絞殺;一頭出現在右翼部隊包圍圈內,被軍官士兵們炸成了焦炭。牧黎他們的戰鬥是最後結束的,殺死狂暴地龍後,警報就解除了。所以芮喬才能脫離機甲,以比較放鬆的姿態來到牧黎身邊。
戰鬥從爆發到結束,總共持續了三分多鐘,算是一次短暫的遭遇戰。但是這場遭遇戰也因為來得相當突然,而顯得極為慘烈。整個三中隊又出現了不小的傷亡,隊伍損失了近十輛裝甲車,犧牲了十來名官兵,三十多名官兵受了不同程度的傷。機密一區通往主城邦的道路也因此變得一片狼藉。
戰鬥過後,士兵們不得休息,帶著驚魂未定的心緒,默默地打掃戰場。動作不能慢,叢林戰容易引來多餘的戰鬥,他們打掃完戰場,就要迅速離開原地。
牧黎簡單處理了一下自己的傷勢,左臂傷口撕裂,但還算好,重新包紮起來就沒問題。右臂輕微脫臼,她自己撐著膝蓋,“嘎嘣”一下就重新接好了。右腳踝軟組織挫傷,也及時用冷凍藥劑處理了。因著有動力外骨骼,這些傷勢倒是沒有造成太大的困擾,她依舊能行動自如。給她包紮的是一位護士,她的臉上還心有餘悸,包紮時,手都在抖。
處理好傷勢,她便幫著士兵們打掃戰場,大家甚至來不及聊一聊剛才那場戰鬥,所有人都在忙碌。牧黎幫著鋸斷倒塌的巨木,將木頭運到路邊,清理出道路。與此同時,工程兵們正拿著工兵鏟迅速填平狂暴巨龍造成的地面坑陷。還有一些士兵正在負責處理狂暴巨龍的屍體,主要的方式是肢解,然後掩埋。
其實最好的方式是焚化,因為地脈蟲族的血液對人類來說有著一定的感染性。但森林裡儘量不用火,否則燃燒起森林大火,後果不堪設想。森林大火會毀滅眾多隱藏在森林中的蟲族、掠食者的巢穴,觸怒它們,從而引發可怕的蟲潮。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次這樣的事,直接導致雅典娜之城的阿瑞斯外區遭遇毀天滅地的蟲潮襲擊,死了成千上萬的人,阿瑞斯外區一度變成死亡空城。
方才開火交戰已經造成了一定的火勢,幸虧撲滅及時。實際上叢林戰,更推崇的作戰方式是冷兵器作戰,所以每一臺機甲都配備有兩把電磁機甲刀,這才是機甲的主力武器,比起炮火能更加有效率、低風險地消滅敵人,避免引戰或擴大戰鬥範圍。也因此,對每一位機甲駕駛員都有著極高的戰鬥技巧要求,控制機甲用刀殺死這些怪物,其實是很困難的事。就像芮喬,機甲戰鬥一直是她的薄弱項,若不是她在帶兵策略上很有建樹,也升不到少尉軍銜。這一次戰鬥,就暴露了她的短處。饒是如此,她的機甲操縱,在機甲戰士之中也算是高超的了。
只是這些,牧黎是暫時不知曉的。她只是覺得,機甲戰鬥怎麼如此僵硬笨拙,還不如她自己直接上陣來得迅捷呢。
來到世界的第一場戰鬥,她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渡過了。戰鬥,是她從小就習慣了的事,也是她從小到大,唯一擅長的事。無論是她的養父,還是之後軍隊中的教官,他們只教會她一件事,如何看破敵人弱點,克敵制勝。完成了第一戰,她的內心算是稍微安定了些許,透過這場戰鬥她瞭解到,自己在這個世界還算是有著保命的本事的。此刻,她職業軍人的靈魂終於完全甦醒了。還是這種讓人熱血沸騰的戰場最適合她,安逸的生活只會磨平她的鬥志和技能。
軍人,習的是殺伐技,做的是保衛事,一切為了心中的正義,她回想起了自己的信條。
與士兵們合力將最後一段被截斷的喬木推到路旁燒焦的灌木叢裡,牧黎喘了口氣,揉了揉自己的手臂。面罩上顯示的她的身體各項資料尚算正常,身體的三維掃描圖提示她不要過度使用左臂,免得傷口擴大。
隊伍已經開始集合,準備開拔。可能是剛經歷一場大戰,牧黎猛地緊張又突然放鬆,忽的有些內急。她觀察了一下四周,發現士兵們都在向道路方向集合,沒人有往叢林裡去,於是她小跑著進了叢林,打算找個隱蔽處解決一下生理問題。這行軍在外也沒辦法講究,所有的軍人都是這麼解決問題的。
她刻意向叢林深處跑了跑,找到一處隱秘的灌木,解決了生理問題。等她剛準備離開,卻無意中注意到,不遠處的一株大樹下,有一片比較空曠的地帶,就在那裡,有一小堆熄滅的篝火,正在徐徐冒著青煙。她心下疑惑,走上前去檢視,發現這確實是人為升起的篝火堆,附近還有帳篷紮營的痕跡。
難道是行軍的軍人?不會吧,這裡是機密一區通往雅典娜之城的道路,誰會在這裡紮營?而且看這篝火是剛剛熄滅的,他們分明是察覺到了大戰,才匆忙熄滅篝火離去。若是軍人在此紮營,遇見友軍戰鬥,即便不幫忙,起碼也要上前檢視一二,這不符合軍人的作風。而且,牧黎的雷達上也沒有提示有友軍在附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不是聯邦軍人,這篝火是誰留下的?難道這個世界,還有除了軍人的人有能力在危險重重的城邦之外行走?
帶著這樣的疑惑,牧黎迴歸了隊伍。他們的裝甲車被毀了。為保安全,隨時警覺,牧黎上了一輛敞篷吉普車。更換好氧氣瓶的羅格正巧是駕駛員,此刻他已經恢復了正常。
傷痕累累,倒黴透頂的三中隊,再次踉蹌出發。牧黎暗自祈禱,但願之後的路程,不會再有意外出現。
牧黎坐在裝甲車上,出神地思索著剛才自己的發現,又趁機查了查資料,終於明白除了聯邦軍人之外,確實是有一類人有能力離開七大城邦,在危險的外域中行走的。他們被稱作冒險者,大多是因傷或因為陣營變更而退伍計程車兵,自發組成傭兵隊,受僱外出,到叢林中採集各種資源,或者押運貨物、護送僱主,過得是刀頭舔血的生活。七大城邦中,有一座阿爾忒彌斯之城,位於倒三角形的七大城邦的東南面,面積廣闊,與雅典娜之城相當。那裡又被稱作“冒險者之城”,正是這類人的聚居地所在。聽說那裡還有一個外號叫做“自由之城”,十分繁華,也是商人最愛去的地方。
看來,剛才的那堆篝火,大概是一小隊冒險者留下的,冒險者一般不願與軍隊打交道,也是可以理解。
隊伍行進在原始叢林之中,舉目而望,只能見滿眼的黃綠色。這些植物,牧黎多半已經不認識了,它們是變異後的植物,在稀缺的陽光、渾濁的大氣和無所不在的輻射中,它們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植物永遠是最為頑強的生物,而人類,或許在某種意義上,並不如它們。
士兵們很沉默,士氣低迷,只是悶著頭一味地趕路。此次出任務,連番的挫折和意外使得大家遭到了沉重的打擊。隊伍中,有老練計程車兵,也有第一次出任務的新兵。老兵看慣了生死,面上是麻木的表情,眼底深處卻透著濃重的悲傷。新兵隱忍地哭泣,剛剛還活生生在自己身旁的戰友,下一秒就化作死屍,但他或她卻沒有時間悲傷,沒有權利嚎啕,只因他們都是軍人。
這就是戰爭,或許在牧黎那個時代,某些戰爭是可以避免的,可以用外交手段解決的。那個時候都是人類自己內戰,軍人戰鬥的物件同樣為人。而如今這個時代,戰鬥的物件變為了怪物,這是你死我活的種族之戰,軍人的戰鬥物件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但是不論戰鬥物件是誰,戰爭的殘酷永遠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