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看似熱烈的讚揚中,慶帝漫不經心地丟擲一個疑問:
"九兒,你手下那兩位大宗師到底怎麼回事?朕此前竟毫無所聞。"
話語看似隨意,實則意味深長,暗含對李旭隱瞞真相的質詢。
李旭卻渾然不覺,裝作未聽見般,依然維持謙卑姿態:"父皇問及此事?不過是孩兒偶然招攬的門客而已。奇怪的是,他們自行修習,不知怎的就成為大宗師。孩兒也頗為驚訝!"
慶帝聞言,嘴角再度不受控制地顫動,滿面無奈。
他語氣不悅:"幾十年來,天下大宗師不過寥寥數人,你這兒倒似遍地都是!"
李旭只是憨笑,不予回應。
慶帝深深呼吸,竭力平復心情,轉而提及另一敏感話題。
他神色嚴峻:"九兒,朕問你,你對皇位怎麼看?"
"此地僅你我父子,但說無妨,有什麼想法直說即可,切勿有所掩飾!"
李旭聞言,脊背挺直,面容驟然嚴肅,目光炯炯有神。
李旭語氣堅定而強硬,對皇帝說道:“父皇,爭奪皇位之事,從來就是強者勝,弱者敗!”又道:“自古以來,皆遵循此理,亙古不變!”“有能力者居之,無能者讓位,這才是合乎天道的正路。”慶帝聽罷,眉頭微皺,詫異地問:“九郎,這可不像你平日的作風。”“過去的你,絕不會講出這般鋒芒畢露的話。”“你為何變得如此激進,如此不留退路?”
李旭昂首挺胸,神情驕傲,答道:“父皇,您應該明白,這世道本就弱肉強食,充滿血腥。”“如果我的性子始終如過去那般軟弱無能,恐怕早就成了他人登頂路上的墊腳石,早晚被踩踏踐踏!”此言出口,慶帝內心震驚不已。李旭是否已有所察覺?
何時發現的呢?莫非這些年他在自己面前都是偽裝的?慶帝思緒翻湧,心中疑竇叢生。難道李旭早已看透一切?他的偽裝竟如此滴水不漏?
若是如此,這孩子的城府到底有多深!然而,慶帝經歷多年風雨,即便內心波瀾起伏,表面依舊鎮定自若:“太過剛硬並非好事,過於鋒銳容易折損。凡事都得留有餘地,不能一味強硬。”
李旭毫無遲疑地回應:“只要自身夠硬便可。孩兒相信,只要實力足夠強大,剛毅不是過錯。”慶帝凝視李旭,眼神複雜,既有審視也有疑惑,更夾雜著一絲難以察覺的畏懼。沉默片刻後,他揮了揮手,說:“去吧。”
李旭面色平靜,步伐沉穩地離開皇宮。
就在此時,袁天罡如幽靈般出現在他身旁,低聲彙報:“主上,適才屬下感受到一股轉瞬即逝的殺氣。”李旭聽後微微點頭,表情淡然:“知道了。”心底卻不覺冷笑暗忖:這位便宜父親,自私自利、陰險狡詐至極。他的眼裡只有那高高在上的皇位,為了守護它,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甚至不惜犧牲骨肉親情。
在他眼中,任何可能威脅其王權的人都敵。即便是親生兒子也不例外。譬如太子,皇帝常對其施以打壓,想方設法削弱他的勢力。表面上還假意聲稱是為了磨鍊太子,提升能力。實則是擔心太子權勢膨脹,危及自身地位罷了。
哼,這種虛偽伎倆,豈會有人看不出破綻?他對寄予厚望的太子尚且如此提防,又怎會卿易放過展現雄心壯志的兒子呢?今日自己在皇帝面前如此咄咄逼人,恐怕早就在他的算計之中了。
李旭從不隱藏自己的抱負。慶帝定已視他如眼中釘、肉中刺。今日慶帝的多次試探,分明是警告。慶帝徹底翻臉只是時間問題,然而,那又如何?
李旭既然決心爭奪皇位,便早有準備迎接一切挑戰。慶帝雖強,卻未必能讓李旭退縮。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李旭目光深邃,略作沉吟後問道:“蒙恬與白起現況如何?”袁天罡聞言,恭敬上前一步,詳細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