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帝隨手一揮,隨即率先坐於主位,轉頭對太監侯公公示意。侯公公心領神會,高聲宣令:“傳膳!”
旨意下達,太監宮女依次入殿,在每個人的案前擺好菜餚。“今日設宴為秦王接風,諸位隨意用餐,朕就不拘小節了,動筷吧。”
慶帝略作吩咐,隨即執筷率先取菜。眾人見狀,方陸續開席。
鴻臚寺官員巧妙周旋下,宴會氣氛漸漸回暖。然而所有人心裡都明白,今日之事絕不會就此結束。
果不其然,幾輪酒過之後,莊墨韓忽然開口:“陛下,這位少年可是秦王李旭?”
剛才的資訊已然提及,他此舉明顯意有所指,意在引出後續話題。
慶帝眉峰微挑,含笑道:“不錯,莫非莊先生也識得他?”
莊墨韓淡然答道:“老夫讀過他的幾首詩作,確實才情出眾。只是多年來,心中始終存疑,不知該不該講。”
慶帝笑意漸收,沉聲問:“莊先生但說無妨。”
莊墨韓緩緩說道:“老夫非慶國人士,慶國之事本不該多言。然此事關乎文壇盛名,老夫實難迴避,故願與秦王殿下探討一二。”慶帝目光轉向李旭,面無波瀾地道:“李旭,你來應對。”
李旭心頭一震,心想終於來了,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笑容,注視莊墨韓道:“莊先生請講。”
莊墨韓的目光忽然變得鋒銳,他低聲卻清晰地說道:“我聽聞李先生曾寫過一首《錦瑟》,不知真假?”
李旭內心卿蔑一笑,果然如此,這老頭還是來挑毛病的。
他語氣平和地答道:“確有其事。”莊墨韓隨即朗聲吟道: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吟罷,他注視著李旭,問道:“這首詩,可是出自你手?”
李旭神色不變,點頭承認:“正是,在下初離宮闈,一時興起所作。”莊墨韓冷哼一聲:“既然如此,老夫便直言,此詩實為盜用家師遺稿!”
此言一出,滿座譁然。眾人目光齊刷刷投向李旭,有人疑惑,有人震驚,有人不解。
“什麼?抄襲?”
“不是沒有可能……畢竟那時秦王年紀尚小。”
“絕不可能!秦王詩名是遊歷江南時奠定的,若真抄襲,江南十四城豈會流傳下無數佳作?”
“但莊大師文壇泰斗多年,豈會虛言?”
“誰說一定可靠?畢竟他是北齊人。”
“此言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