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兒再度抬眼,仔細打量一番,認出了來者正是秦王李旭,心裡略顯慌張。
但她很快穩住情緒,回以俏皮的話語:“殿下過譽了,我只是想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領略一下詩意罷了!”
李旭被她機敏的回答逗笑了。
他假裝一本正經地說:“那麼,我這裡有一首剛剛創作的詩,不知姑娘能否一邊享用美食一邊欣賞一番?”
秦王的作品?
林婉兒眨了眨眼,好奇心促使她點點頭。
於是李旭開始朗讀:
“雞腿飄香漫四方,
含笑成章入畫堂。
若使佳餚能解意,
春風一笑上九霄。”
林婉兒自謙不算精通詩詞,但對於基礎規則還是略知一二。
這首所謂的詩無論是在平仄、格式還是押韻方面都存在諸多瑕疵,顯然並非佳作。因此她先是一怔。
突然間,一陣爽朗的笑聲響起:“殿下莫不是在戲謔於我?以殿下的才情,這詩實在顯得不足掛齒。”
李旭亦隨之莞爾。
他發覺和林婉兒相處起來格外自在愉悅。繼而說道:“倘若姑娘覺得不佳,那我便再念一首。”話畢,他目光柔和,滿含欣賞地看著林婉兒,溫言道: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林婉兒聞此詩,不由得停下手中之事。她的眼眸中掠過一絲嬌羞與歡喜。
即便再直率,當眾受到這般誇讚,總歸難免有些難為情。秦王的才華,她豈會不知?
當然,這位秦王的**也是眾所周知。
“殿下所賦之詩,堪稱妙絕,把小女子尋常模樣描繪得如此鮮活,令我誠惶誠恐。”
林婉兒淺笑一聲,音調稍降,卻毫不避諱。
李旭正是喜歡她這份坦蕩性格,這使他想起前世的某些女子。不禁微笑道:“今日這場詩會,依我看來……”
話未說完,忽然傳來一陣熱烈的歡呼聲,緊接便是連聲讚歎。“好!”
“好詩!”
“好文采啊!”
“僅憑方才那一首《臨江仙》,便可稱之為‘第二詩仙’。”
……
聽到“第二詩仙”四字,李旭心中已明。
能達到這般境界的,多半又是那位善於模仿寫詩的笵鹹。
斜眼瞧見林婉兒一臉好奇地朝喝彩聲的方向望去。李旭不容分說,拉起她的手,朝那邊走去。
“走,咱們過去瞧瞧!”
林婉兒本就開朗活潑,卿卿點頭,與李旭並肩前行。這對牽手同行的二人落入眾多暗中觀察者眼裡,頓時激起些許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