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環視四周,眼眸中不見一絲退怯,唯有堅毅與自若。他清楚,接下來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將如利刃般刺向那些自詡才子的人,同時也將是他在江南嶄露頭角的開端!
夢溪閣主樓之內,李旭的話語恰似一塊石子投進靜謐的水面,泛起層層波瀾。眾人臉上的不滿與質疑迅速交織成暗湧,彼此呼應,共同譏笑這位年卿人。“年卿卿就這般狂妄。”一名身著青衫的才子冷眼瞥向李旭。“此地豈是兒戲之所?”另一名執扇的文士隨聲附和。
“蘇兄、林兄,莫要讓他聽見這話,免得他又胡言亂語。”一名笑意盈盈的學子故意高聲,確保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哈,他不過是想借機揚名罷了,可惜,空有虛名,徒增笑料。”又一個才子加入嘲笑的隊伍。
“正是,這類人見得多,總覺得自己特立獨行,實則不過是跳樑小醜。”一名錦衣公子搖首嘆息。
“諸位且莫如此說,或許他真有未展之才?”一名看似溫和的文士插嘴,但話語間盡顯嘲弄。
“呵呵,未展之才?我看是藏拙無疑。”最後一名文士笑著收尾,周圍隨之爆發出陣陣笑聲。
在這嘈雜的環境中,李旭依然鎮定自若,他環顧四周,仿若看著一群懵懂的稚童。他並未急著回應,而是留給眾人充分的時間去盡情展現他們的想象。
當眾人以為李旭已被他們的諷刺擊潰時,他卻緩步前行,姿態悠鹹,開始吟詠詩歌。邁出第一步,他的聲音清澈響亮:“翠峰如簇雲如海,碧水悠悠映日來。”
伴隨著他的腳步,一首接一首精美的詩句從他唇間流出,每句都似打磨過的珍寶,熠熠生輝:
“山川異域風煙起,歲月同天共此時。”
“星河滾燙非我意,人間煙火最相思。”
“春風不解江南雨,笑看行人二月初。”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李旭的詩句宛如細雨潤物,滋養著人們的心田,他的步伐從容不迫,每一步似乎都在丈量詩意的深遠。
他的詩作既展現了山川的宏偉,又蘊含了情感的柔美,每一首都令人驚歎不已。
當他念到第十首詩,走到門前時,全場陷入前所未有的沉寂,隨後爆發出一片驚愕的歡呼!
“為何這些詩如此富有文采?”
“更重要的是,他是不是事先準備好的?”
“絕不可能!這十首絕句分明與長幔上先前寫下的幾首詩一一對應!”
"竟然是這樣!若細品這些懸於牆上的詩句"
話音未落,便無人再接話。要是再說下去,先前那些得意洋洋貼詩的人恐怕連面子都保不住了。
即便如此,現在的文人們個個面紅耳赤,恨不得立刻衝過去撕下自己寫的詩。
與那位少年公子所作的詩相比,他們自己的作品簡直不堪入目。
幸好討論很快轉向了對這十首詩本身的評價。
"天啊,這一首'翠峰似簇雲如海,碧水悠悠映日來',將山川美景描繪得淋漓盡致,意境開闊,令人心曠神怡。"一位文人激動地說道。
"確實如此,而這第二首'山川異域風煙起,歲月同天共此時',既是對自然風光的熱愛,又蘊含著超越時空的哲理,實在精妙絕倫。"另一位才子補充道。
"還有第三首'星河滾燙非我意,人間煙火最相思',情深意切,字字珠璣,巧妙融合了人間溫暖與宇宙廣袤,堪稱傑作!"一名書生讚歎不已。
"第四首'春風不解江南雨,笑看行人二月初',借春風喻己,以江南雨喻世事,含蓄深遠,展現了一種超然物外的心境。"又一位文人深入分析。
"第五首'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更是將醉酒後的夢境與星空融為一體,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讓人嚮往。"一位老者捋須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