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寧詫異道:“嬤嬤怎麼快就要回去了?”
華嬤嬤頷首笑道:“來了不少日子了,姑娘的規矩學的極好了,我也沒什麼能交給姑娘的了,這不,宮裡頭來了口信傳我回去。”
夏寧哎呀了聲,走到嬤嬤身邊,嬌著聲調:“嬤嬤的規矩我這才學了九牛一毛,恨不能嬤嬤一直住下來,好長長久久教我。”
撒起嬌來,自然又親暱。
聽著、看著也讓人心生暖意。
華嬤嬤對她的挽留但笑不語,伸手輕拍了下她的手背,“姑娘是個聰明人,好好的侍候將軍,今後且是好日子呢。”
嬤嬤看著她的眼神慈愛。
但這些話,卻別有深意。
夏寧嘴角的笑意蔓延,歡歡喜喜的福了身,“那夏寧就承嬤嬤吉言,候著今後的好日子了!”
說的古靈精怪。
忍的嬤嬤指著她無奈的搖頭笑,直道‘看錯了看錯了,這規矩都沒學成啊!’
竹立也跟著笑成一團。
說笑一陣後,夏寧取了另外兩隻絨花簪子遞給華嬤嬤。
華嬤嬤看著放在帕子裡的簪子,問道:“這又是個什麼新鮮花樣?”
“此名絨花,這支淺紫的送給嬤嬤,祝嬤嬤榮華富貴。”說罷,她指尖略微輕移,指向另一支簪子,這支簪子上的花兒最大,紅梅團簇,如鮮花著錦,燦爛熱鬧,“這支想送給太后娘娘,供娘娘看個有趣新鮮就好。”
她說的討巧。
即使想送,又是讓娘娘看個新鮮。
聽得華嬤嬤心中熨帖,雖知道這規矩不是這短短時日就能學成的,但到底自己教了她這些日子,有這份心思,她回去也容易交差,也容得為她說得一兩句好話。
華嬤嬤面上的笑容加深,收下兩支簪子,也不與她客氣:“我先替太后收下了,太后她老人家啊就愛這些花兒葉兒的,這簪子雖不甚貴重,但勝在有趣新鮮,一朵朵梅花攢著也熱鬧,如今也應景兒,看著就像真花似的。”
夏寧輕輕呀了聲,忙不迭道:“這簪子雖好看卻不好聞的。”
華嬤嬤不解,“為何?”
夏寧忍著嘴角的笑,故弄玄虛:“因為啊……”
視線滴溜溜的轉過三人。
竹立好奇的瞪大了眼睛,雪音也等著她的回答,華嬤嬤目光溫和的看著她。
夏寧豎起了一根手指,一本正經道:“只有銅鈿味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竹立憋不住了:“為什麼是銅鈿味兒?”
夏寧伸手輕點她的腦袋,笑道:“它可賣五十兩銀子呢!能不有銅鈿味兒嘛!”
逗得華嬤嬤笑出了聲,“你啊你啊——這夏丫頭——”
她久居深宮,服侍的是當朝太后。
太后雖待宮人親和,但在宮中活著,誰能沒有一顆七竅玲瓏?說話做事需得小心又小心,謹慎又謹慎。
她已經許久不曾這般笑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