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某個文明在以上三項中達到兩項,便是正在滅亡中的文明】
【當某個文明以上三項全滿足,便是已經滅亡的文明】
吳良聽後細細琢磨一下,發現天人設計的這套規則中第二、三項倒是能夠理解,唯獨第一項這個‘母星’…
“母星很重要嗎?”吳良不禁疑惑道。
對於一個在全宇宙發展的星際文明而言,其母星貌似也只是一顆稍微有點特殊意味的普通星球吧?
當我都有成百上千顆宜居、甚至適居星球時,母星也不過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怎麼就重要到足夠上升到判斷一個文明是否滅亡的高度上了?
【叮——母星對一個文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越是高度發展的文明,便越是重要。】
【這不是鄉土情懷,母星的存在,是智慧種族想象的共同體在現實中具體存在的錨定物。這是維繫一個文明完整的重要一環,不可缺失。】
【例如人類文明。當未來某一天,人類文明在太陽系內殖民,在火星與月球上都建立起殖民地。那麼出生在火星或月球上的人類,該如何判定他是一個人類,而不是其他智慧種族呢?】
吳良琢磨道:“那個…生殖隔離?”
【叮——生殖隔離在生物技術高度發達的星際文明中不是問題。甚至這些星際文明中一些追求個性的個體間差異都會大到難以想象。以相貌判定幾乎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種,但他們偏偏屬於同一智慧種族,同一文明。】
吳良聽著這個新的奇怪知識點不由嘖嘖稱奇,並豎起大拇指,想象道:“論整活還是他們會玩啊,那場面肯定是老刺激了。”
也不知他腦子裡到底都在想象什麼糟糕的畫面。
【所以要將文明中的每一個個體聯絡起來的必須是依據現實為基礎,上升至虛擬的想象共同體,再為這個虛擬的想象共同體尋找現實中的錨定物。】
【母星,恰恰完美符合這樣的錨定物——因為無論是什麼的形態、無論擁有的是什麼樣思想,同一文明中的每一個個體追溯自己的起源之時,必然是回到了其母星。】
例如為何現實中的某幅員遼闊大國從古至今宗教繁雜,起伏不定,反倒是祖先崇拜能貫徹始終。當然這只是作者本人的一點思考,也經不起推敲。)
【以人類文明為例,如果人類文明未來在月球與火星什麼其他星系的星球上建立起殖民地,一旦母星藍星消失,這些殖民地的人會做什麼?】
吳良想了想,覺得這大機率是要各自獨立了,甚至都可能老死不相往來或者大打出手。
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哪怕再怎麼重視歷史,對於之後的人而言,因為母星也不存在了,那就只能當個故事聽了,從幾乎沒有感觸,直至完全沒有了感觸。
【正是這樣的道理。一旦母星不存在,或者失去了其控制權,那麼各個殖民地便有大機率獨立,甚至發生內部戰爭。從一個文明,變成了眾多的子文明。這些子文明會繼承分割原來統一文明的遺產,並各自發展成不同的模式。】
【一棵樹的開花結果,果實有可能長成一株新的樹苗,但肯定不再是原來的那顆樹。】
喜歡我帶歪了整個世界的畫風請大家收藏:()我帶歪了整個世界的畫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