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的改變,無論是升高還是降低,都是生命所不願遇到的事情。
古菌也希望自己的判斷錯了,但這些年來透過兩極地區的菌毯反饋,那冰蓋的面積在逐漸擴大是事實——並且蔓延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了。
如果照此發展下去,古菌推測可能一百萬年內,這顆星球就要變成一顆雪球了。
“為什麼會這樣?”古菌疑惑道。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在於古菌。
古菌的菌毯利用光能使用的是視黃醛,要吸收硫化氫與二氧化碳來製造有機物。
硫化氫與二氧化碳在目前這個酸性的海洋中到處都是。
但量再多,也有消耗一空的時候。
隨著覆蓋海面的菌毯這麼多年來不斷的吸收,整個酸性海洋如今已經被淨化得差不多了,濃度降低。
不過這對古菌來說依舊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空氣中也含有大量的硫化氫與二氧化碳。
但海水的濃度降低導致了冰點的升高。
於是兩極的冰蓋面積增大。
兩極冰蓋面積增大導致反射光增加,進一步的引起溫度下降。
由於兩極地區變得更加寒冷,當兩極的海水錶面趨於結冰溫度時,密度會增大,海面的低溫海水會下沉,海底的溫度更高的會上升,引起水的垂直對流,進行混合。
但隨著洋流活動,這部分低溫的海水又引起了整個洋流溫度的下降,將更低溫度蔓延到整個星球的海底。
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生物跑到海面的原因——因為那下方的溫度除了火山區已經低得基本待不下去了。
這就造就了一個奇妙的東西——可燃冰。
可燃冰,簡單來說就是甲烷被困在了一個冰裡。
而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強二十多倍的溫室氣體。
這部分原本會出現到空氣中用來保證溫室效應的甲烷如今卻被困在了海底。
空氣中的甲烷又在陽光下不斷的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而被消耗。
收入不斷減少,開支維持不變,結果自然就破產了。
當大氣中的甲烷被消耗到了一個閾值,使得氣候徹底失控,整顆星球會因為失去了溫室效應而變成一顆冰球。
只可惜,古菌卻不可能有這種意識了。
它連海底都沒再回去過,又哪裡知道海底的溫度已經比曾經低太多太多呢。
其實還有一種可能:古菌的菌毯將整個海面覆蓋,使得海水吸收的熱能降低,整個海洋溫度的下降。)
古菌開始準備過冬了。
一百萬年內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足夠古菌做到很多事。
它首先考慮了能不能扛過結冰。
那些已經被凍結在寒冰裡的菌毯如今已經失去了連結,而過往的經驗告訴它,哪怕解凍後也全部被凍死了,淪為一坨沒有生機的物質,它再也連結不上。
古菌想到了能不能演化出一種能夠抗住結冰,當冰雪消融後能重新恢復生機的細胞。
這倒不是它異想天開,因為噬菌體的某些子體就能做到。
為此,古菌準備做個試驗。
它在陸地上選擇了個冬天會結冰的湖泊,充當自己的試驗場地。
首先古菌想知道為什麼被凍了就死了,哪怕解凍後也失去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