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使得噬菌體開始了進化,它有自我意識,當然不會慢慢等下去,而是發現問題後便立即主動變異,最佳化自己的進攻方式。
於是就有了第二種進攻方式。
第二種簡單來說就是偽裝自己。透過把自己偽裝成良民,從而欺騙了細胞膜上的‘海關’,然後一進了細胞內部就掀開偽裝,做回自己。
畢竟這就是一坨蛋白質,在細胞外沒有任何生命活動跡象,你很難將其定義為有害。而蛋白質這種東西,那就是營養物質啊。細胞膜上有很多識別蛋白,識別確定是有利的蛋白質大分子,便會胞吞讓蛋白質進入。而早期原核生物的細胞膜也有類似的,但更加簡陋的識別外部物質的機制)
細胞膜上的識別蛋白:這是大大的良民
細胞內部的內部dna:就是你小子把病毒帶進來噠?
顯然偽裝的進攻方式更有效,在第二批遊弋者剛剛踏入‘死亡海域’時,便被入侵了,但是這些入侵成功的噬菌體進入遊弋者的體內後便發現——自己來錯地方了。
這確實還是一個細胞,但這個奇怪的細胞內部竟然還有一個細胞膜,甚至內部的那個細胞膜是拒絕一切外部物質的,上面連識別蛋白都沒有,直接就禁止了一切花裡胡哨。
或者應該找個有突刺的噬菌體來試試,但有突刺的那個連最外面的膜都穿不透,更別提穿透第二層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古菌,好巧不巧的,讓自己從一個簡單的原核生物,邁出了走向真核生物的一大步。
這不是巧了麼?
只可惜,除了改良後的遊弋者,古菌的本體,或者說絕大多數的本體,都只是簡單的簇群細胞。
完全沒有應對噬菌體的手段。
而改良後的遊弋者又是一次性的產物,雖然這種改良能夠完美阻絕噬菌體的侵害,但同時也喪失了活下去的可能。
這完全是同歸於盡的打法。
古菌可不想同歸於盡,它還沒活夠呢。
總結了噬菌體的進攻方式後,古菌便準備在改良過的遊弋者基礎上,繼續改良演化。
首先是內膜結構,在對抗外部入侵時成效顯著。
細胞最外面的膜不可能禁止一切物質交換,畢竟還是要恰飯的嘛。
但內膜便不一樣了,古菌想了想,決定將細胞內最為重要的核酸聚合起來,用一個更堅固的內膜包裹住,而其他的細胞器,則放在內膜與外膜的中間,也用一個個膜包裹住,並在這些膜上設定只讓單一物質進入的識別蛋白,這樣,哪怕一個細胞器被入侵了,整個細胞也會瞬間警覺,啟動應急自救機制,摧毀入侵者。
而這個應急自救機制,古菌想了想,不如演化出一種專門釋放大量酶的細胞器,在發現有入侵者後,立即啟動,在細胞內釋放大量的酶,利用這些酶來分解掉入侵者。
顯然,這麼多的酶在細胞內釋放就是自殺行為。
但只有能殺死入侵者,就能保護其他的細胞免受入侵,這對古菌而言並不虧。
古菌因為發現了噬菌體的存在,開始從原核生物朝著真核生物的形態邁進,這是生命演化史上的一大步。
喜歡我帶歪了整個世界的畫風請大家收藏:()我帶歪了整個世界的畫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