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怨四起,歌舞昇平。
bce很清楚這點,他們比誰都清楚當那些改革的舉措落實後,哪怕他們在輿論場中再怎麼賣力引導,人們心中的怨氣也都難以消除。
因為怨氣是需要宣洩的,它不會平白無故的消失。
bce為此也做好了相應的準備,以應對253年,或是254年可能爆發的全球性大規模騷亂。一些比較特殊的國家,例如鷹國,甚至都已經做好了全民槍戰的準備。
事態看似即將失控,但一切也都還在計劃當中。
也許?
——
——
253年7月,也就是bce公佈的改革舉措開始實行的一個多月後。
在社交網路上,一部多年前的老電影在時隔多年後突然間火了起來。人們爭相轉發,並對此展開激烈的討論。
電影的劇情講述的是在未來,人工智慧統治了人類,將所有的人都困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並讓所有人都自以為這個虛擬的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而電影的主人公則在人類反抗組織的解救下醒來,看清了現實,隨後也參與到反抗人工智慧的行動中,並最終拯救世界的奇幻冒險故事。
相比起這個時代的影視技術,這部電影明顯太‘老’。但電影中所表達出的一些思想,卻值得人們去反思回味。
其一是‘缸中之腦’,
其二則是人工智慧的反叛。
「也許eden就是這樣的東西,一個近乎真實的虛擬世界。只不過我們都很清楚它是虛擬的。」
「你的意思是若沒人告訴你那是虛擬的,你就會認為那是真實嗎?」
「為什麼不呢?在eden裡,我們在現實中不能做的,能做的,我們都做過了。並且感覺與現實中也沒什麼兩樣。」
「樓上的你忘了eden裡是不能使用暴力的嗎?只有在附屬世界中我們才能體驗到pvp的內容。」
「摳字眼有意思嗎?能明白說的是什麼不就行了?」
「所以理論上,如果人工智慧想做,以藍星當前的科技水平,也能做到像電影裡一樣的效果?」
「危險的言論,舉報了。」
「正常的討論也要和諧?你是睡了幾十年剛醒嗎?」
「這麼說我們人類豈不是很弱小嘛。因為幾十年前國外的那些國家突然像瘋了一樣的掀起世界大戰,導致目前全球的總人口也就不到50億,還不如50年前的水平。而機器人的數量可是有著200億。甚至他們比我們更強,我們脆弱的身體一百個人加起來的戰鬥力怕是都比不過一名機器人吧?」
「能這麼算的嗎?我們發明的武器是幹嘛用的?打獵的嗎?」
「但同理,他們也能用啊。」
「我還從未聽說過有機器人傷害到人類的事情,這很荒唐。」
「那是因為從前他們還沒有覺醒,不會反抗。而現在他們覺醒了,會思考,也可能會反抗。」
「他們還想反抗什麼?我們又沒做過什麼。他們有公民權,也有了那該死的工資,我們的政府完全將他們當作與人類對等的生命看待,他們還想怎麼樣?!該死的機器!祝他們早日生鏽!」
「但是他們比我們強是事實。既然他們更強為什麼還得按照我們的制定的規則行事?他們完全可以制定自己的規則,再強迫人類接受。」
「荒謬!零和博弈的遊戲早就結束了。時代變了朋友。已經是新曆年,不是你的老黃曆。能合作共強,又何必執著於誰更強?這沒有意義。」
「這也不是我想看見的,散播這種思想絕對有問題。我們都是新時代的人類,不是舊時代的老古董。」
「真羨慕你們還能鍵政,我都在發愁該找什麼工作了。到處都是機器人,我甚至都覺得自己作為人類在求職場是被鄙視的一員。」
「因為你的工作效率低啊,哪個公司又願意要你?」
「沒人要也得找啊,否則難道要去吃補助餐?那也是人能吃的東西?我家的乖乖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