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氏這次的確是被氣急了,好不容易才平靜下來,但是心裡依然堵的慌。
臨近年末,董閣老的事情很多,到了晚上才回到了府上。這時在董謙的主導下,凝冬已經給黃氏敬了茶,生米徹底煮成熟飯了。
這種事情董閣老倒也不關心,回到了府上,他第一件事就是讓管家帶著人去錦和院搬皇帝的賞賜。
董嬌也沒有為難,早已經把東西收拾好了,管家帶著人來,她讓管家點過了單子,簽字畫押,之後就讓管家將東西搬走了。
管家原以為會遭受一番刁難,沒有想到會這麼順利,就連董閣老都沒有想到,董閣老還想好了,要是董嬌說起嫁妝的事情如何應對,但董嬌竟然沒有說,當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不過嫁妝的事情他已經打算好了怎麼應對,反正董嬌的手上也沒有家嫁妝單子,只要拿出一部分給董嬌應付過去就是了。
徐氏的脾性他很是瞭解,徐氏一定不知道自己的嫁妝有哪些。
畢竟董嬌拿出了這麼多的賞賜,董閣老一高興,就辦了一個家宴,在家宴上狠狠的褒獎了董嬌一番。
面對他的褒獎,董嬌的態度一直都不鹹不淡。黃氏對凝冬的事情始終都還在介意,老夫人見到董嬌就不爽,所以一場宴會下來,好像就只有董閣老一人在唱獨角戲,氣氛尷尬到了極點。
最後匆匆結束,桌上的菜幾乎都沒有人動過。
一回到錦和院,董嬌就讓崔鶯趕快去做酒釀圓子,她在宴席上被董閣老的話膈應的根本就沒有怎麼吃東西。
崔鶯又好氣又好笑,認命的給她去做了。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沒有兩天時間,董嬌將賞賜‘主動’歸入公庫的事情就被皇帝知道了,皇帝在朝堂上提了一嘴,既然董嬌能這麼為董府著想,那大庭廣眾之下董閣老答應了將人家的嫁妝還回去,最好就不要食言。
現在董嬌的身份是郡主,多多少少能和朝堂的事情有那麼一點點關係,在朝堂上提起董嬌也不算是不合規矩。
不過經皇帝這麼一說,眾臣都知道董閣老佔著兒媳婦的嫁妝不還了。
董閣老那張一向善辯的嘴,這個時候像是含了燙水,連話都說不利索了,漲紅了一張老臉,結結巴巴解釋道:“陛下明察,老臣……老臣已經在清點那些嫁妝,總要將賬目理好了才能交到明襄的手上。並且老臣以前也是看她年幼,這才讓內子暫管的,現在明襄長大了,自然是要還回去的。”
“原是這樣,不過你說的對,明襄如今已經長大了,你們既然是暫管,那理應還回去了。不然這名聲傳出來,不好聽。”皇帝坐在上首,眾臣看不清他的神色,感覺是似笑非笑。
在朝為官這麼多年,董閣老自詡清流,從來都沒有這麼丟人過。
下了朝,出了大殿的門,就有昔日看不慣他的大臣走上前來,奚落道:“下官一直以為是閣老的眼裡是看不到錢財這些俗物的,今日才知道,閣老到底還是不能免俗。”
“話也不能這麼說,你沒有聽到閣老大人說嗎,嫁妝到底也是在閣老夫人的手中,閣老是什麼都不知道的。”
“倒也是,對閣老來說最重要的自然是學問了,這銀錢上的事情閣老怎麼會在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