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看董嬌的行事,崔鶯也不知不覺染上了一些潑辣。
董嬌看她終於有了一些氣性,心中稍稍安慰,露出一抹笑容:“你沒有看出來嗎?祖母是下定決心不讓我去寒光寺了。”
這崔鶯還真的沒有看出來:“姑娘何以這樣說?”
“祖母為了我沒有幫六弟,憋著氣要幫六弟出頭呢。我這般送上去,她不擇手段都要出這口氣的。”
“啊?那難道老夫人就不怕事情傳出去了,外人說她偏袒六公子嗎?”
這種名聲可是非常不好的,會讓人覺得老夫人不慈的。
“所以你看到了,祖母不管後果如何都是要為六弟出頭的。事情點到為止就好,要是我繼續糾纏,倒是顯得我不懂事了。”
她不爭不吵,不鬧不哭,這樣才更加顯得她大方懂事。
並且在董翊的事情她本來就是問心無愧,只怕除了老夫人和董家大房的人,沒有人會覺得她是一定要幫董翊的。
經她解釋,崔鶯好像隱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壽安院發生的事情也不是秘密,在府中傳播的非常快,第二天早上董府中的人幾乎都知道了董嬌和老夫人鬧得十分不愉快。
準確的說,是董嬌頂撞了老夫人,讓老夫人對董嬌十分不滿。
這個訊息傳的也是十分有靈性,乍一聽還以為是董嬌不懂事,惹了老夫人不高興。
而老夫人也十分配合,第二天一早就說病了,說是頭疼,都起不來床了。
“姑娘,現在外面都在說是你將老夫人氣病的。”崔鶯想到外面的那些人說的話就忍不住的生氣。
是那些人自己來招惹董嬌的,沒有達到目的之後還要在往董嬌的身上潑髒水,要董嬌幫忙的時候說都是一家人。
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做出這等事情,這算什麼家人?
“我都不氣你氣什麼,不過就是幾句話,你要是這樣就生氣了,那以後有的是你生氣的。”董嬌笑得有些無奈,卻並沒有傷心。
這些人的是什麼樣子她上一世就看清楚了,現在無所謂傷心和在意。
況且這些話都只是在府中有人在推動才能流動起來的,出了董府就什麼都不是,她又何必在意。
說著,她將一封信遞給了崔鶯:“你將這封信送去給母親。”
“送信給夫人?”
“是呀,祖母只是說了不能去看母親,又沒有說不能送信給母親。”董嬌的眼底閃過狡黠,事情也不是非要面對面才能說。
崔鶯也反應過來,“對啊,只是姑娘不能去看夫人,又沒有說奴婢也不能出府。姑娘真是聰明。”
“好了,不要貧嘴了,快去吧。”
崔鶯離開之後,她抬頭看向了陰雲密佈的天空。她的眉頭皺了起來。
與大房和老夫人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離景王回來的時間也越來越近,她要抓緊時間了,不然只怕會來不及。
她唯一能去寒光寺的機會只剩下了端午,那時候再和母親說就來不及了。只能先將事情定下,端午的時候直接實施,如此她才能有喘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