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自己在第五層,陸遜只在第三層?
魯肅的江東軍透過兩次增兵,一次招降孫翊舊部,後一次是結束揚州戰事之後,孫權調給他的獎勵。
這些兵卒是江東絕對的有生力量,零零總總加起來足足有六萬人,是兩倍於劉莽的人數。
魯肅自認為帶著這樣一支軍隊,無論如何都能把劉莽趕出淮南。
一開始他的計劃天衣無縫,他每天都有全新的計謀等著陸遜,保證每天都讓陸遜感受驚心動魄的感覺。
但是這時,魯肅突然改變了策略,他選擇自信一次,命令一支大軍前往伏擊。
魯肅知道,陸遜只要派兵,自己跟兵之後,這場戰爭的形態會發生改變,變成圍繞城市展開的侵略作戰,各種戰略要地會被沿用起來,交通要道是他最看中的地方,所以他出手就是極大的手筆,整整三萬人被分散出去。
他第一看重的地點在離壽春城外的雙橋,這裡隔壽春很近,陸遜的軍隊來的會很快,自己能提早看出對方的意圖。
魯肅的軍隊出動了,當天夜裡就到了雙橋,同時到達的還有陸遜的一部。
陸遜選用的將領是一個叫做周興的降將,不光魯肅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就連劉莽對這個名字都沒什麼印象,於是魯肅命令部隊在晚上發起伏擊。
參與伏擊計程車卒很多白天化妝成老百姓的樣子,潛入雙橋,到了夜裡,這一百多號人齊齊出現,裡應外合將雙橋的守軍打了一個落花流水。
周興慌亂西逃,魯肅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一戰打的這麼輕鬆,甚至還讓他在門口等了兩個時辰才敢讓部隊扎入。
本來佈置在雙橋的部隊就不是精銳,這裡隔壽春太近了,還是交通要地,魯肅的投入僅僅是想看看陸遜起了多大的心思想要守城,他沒想到一切如此簡單。
魯肅索性下令,讓所有在城市中躲藏的軍隊,一應起身。
每個戰場上發生的戰鬥太過相似,入夜城中內鬼現身,裡應外合佔下城市。
所有守城的軍官都像是木頭人一樣,彷彿他們沒有交流系統,不知道在隔壁成熟發生了什麼,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逐漸,按照原定的計劃,只用了短短三天的時間,魯肅的軍隊到達壽春所有的周邊城市,不日就可佔下。
在最後到達的堰口,魯肅的軍隊遭到了一股不小的抵抗,這裡的守軍發現了城中的細作,但是頂不住外面的猛烈進攻,退出了堰口一段時間,最終堰口被魯肅的部將蔣欽拿下。
但緊接著,在堰口守軍退出大概一個時辰後,這支守軍突然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他們反攻堰口,短短半個時辰就衝破了蔣欽的防守,將堰口又搶了回來。
這支守軍退出之後更換了將領,新換的人蔣欽認識,是現在在淮南風頭正盛的將領徐晃。
特別是在所有人得知劉莽並不在淮南,一切戰役都是徐晃指揮的之後,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涼州小將被各大勢力重視起來。
魯肅多慮,當然不會對徐晃的出現表示沉默。
只是他知道的太慢。
堰口在壽春下方,實際上這並不是魯肅知道的最後一個佔領的城市,事實上最後佔領的城市應該是在在壽春北邊的一個城市,但是堰口隔開魯肅的大營很遠,所以堰口方面的訊息來的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