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莽上山又下山的這五天裡,羅江徐寧之間的戰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先是周瑜率領的大軍急行而來,加入戰場之中,戰局的天平瞬間朝張昭一方倒下。
短短一天時間,張昭接連拿下羅江前的平原,進入大山的要道等多處戰略要點,軍隊進發勢如破竹,彷彿過不了幾天就能拿下徐寧,把孫翊的大軍趕出揚州。
但一向敏銳的張昭感覺哪裡有問題,因為他沒看到孫翊的主力部隊。
孫翊的主力部隊應該是他的直系手下,但這幾天的軍報貌似沒有發現他們在戰場上出現的身影。
於是張昭停止了進攻,並且在今天早晨發生的事情驗證了他的憂慮。
徐寧上方有很多城鎮,但是都在揚州邊緣,連著荊州,於是張昭和周瑜都認為這些地方沒有用處。
但是,今天張昭的大軍突然遭到一支北方來的軍隊的攻擊,攻擊不強,規模不大,更像是一次試探性地進攻。
張昭沒有在意,他只是覺得有太多不確定奇怪的事情發生,他先把部隊撤了回來。
然而這才是孫翊想要的結果,他的豎向作戰策略,終於成功了。
早在兩軍交戰之初,他就把第一天猛攻折損較多的主力軍隊秘密掉往北方的幾個城鎮,他們在那裡,這些部隊得到了休整與補給,在五天後的今天,他們終於從這一條豎向戰線出擊,從北向對張昭的軍隊發起了一次衝擊。
如果是為了給張昭製造麻煩,孫翊大可以在這次襲擊中投入大批兵力,但是他沒有。
因為他深知,這樣的攻擊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張昭,要完全消滅這支軍隊,他需要貫徹落實自己之前的南北縱深戰術。
於是他把北邊的軍隊退了回來,因為他料到張昭會將軍隊撤退,他需要做一件事,這件事不能讓張昭看見。
那就是他要把一支奇兵放到南方,他們將會繞著長江行進,配合北邊的軍隊,圍攻張昭。
等到張昭發現這些問題的時候,孫翊在北方戰線已經成型,大批的軍隊從西面北面兩個方向進攻張昭,卻也不猛攻,他們選擇的是遊動慢攻,就是看中了張昭的部隊沒有補給這一點。
張昭軍主要是爭奪淮南沿線的重要戰略地點,南方可以說是根本沒有任何後勤支援,張昭要是想要突破這個包圍圈,只能從北方硬突圍。
但是那樣,會給軍隊帶來前所未有的損失,從南方退回江東,也會被在長江駐紮起的那支部隊截住,他們配合北方的軍隊,張昭渡江不易,損失只會更大。
張昭的軍隊出現前所未有的危機,大家都想看著張昭怎麼解決的時候,張昭卻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將軍為什麼看上去這麼輕鬆?”黃蓋看著心情很好的張昭,問道。
張昭得意地哼哼兩聲,說道“因為我要回江東了啊。”
“啊?”黃蓋意外地看著他,“將軍難道不管這裡的困局了?”
“那可是孫策的弟弟,是最像孫策的小猛虎,我既然不如江東猛虎,又怎麼能比得小猛虎呢?”張昭說道。
黃蓋勃然大怒,“難道不如就不打了嗎?”
“打!”張昭大聲說道:“當然要打,但是不一定要我來打啊。”
“來揚州之前,你知道對面的大將都有誰不?”張昭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