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莽現在再也不相信什麼草廬不陋的話了。
斯是陋室,本為勉勵寒窗學子,但劉莽親眼看過諸葛廬之後,才知道那句何陋之有,是真的在問草廬何陋之有。
草廬地方並不大,只有徐寧那座小城的城樓一半大小,但是內裡的構造材料的選取,建築的搭建,如果讓劉莽來形容的話,那就只有完美一詞。
從徐寧趕到隆中,雖然有違他和劉表的約定,但是他是用劉莽的名字過關的,和與劉表應下契約的劉蠻有什麼關係呢?
早在率領荊州軍出荊州之前,他就有想到來一次隆中,因為他知道諸葛亮曾經去軍營尋過他一次。
舊時那是一場改變劉備命運的對話,當好事落到自己頭上時,居然陰差陽錯還是將這份機緣送給了劉備。
劉莽跟在書童身後進入草廬,迎面碰上一個書生匆匆離去,書生看他的面色不善。
想來這位就是諸葛亮那位有名的好友,因為天下易主,忠貞漢室不願出山的崔州平。
劉莽對著他的背影,行下一禮,這是他對於有才能的人一貫的尊重。
崔州平怔了怔,隨後沒有反應,直接離開。
進入內室,劉莽久久看著坐在主位上的白衣書生。
哪怕是劉莽,看到這位白衣先生,還是激動不已。
千古最著名的丞相是誰?一時沒想出誰是合適人選?
那換個問題,千古最著名的謀士是誰呢?
想必一千人中有六百人想到的都是同一個人。
千古一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歷史千秋萬古都抹不上灰,遮不住其光芒的諸葛亮。
和書中,傳說中描述的極為相似,諸葛亮是一個很俊朗的年輕人,有一雙勾角的眼睛,看上去彷彿是有無數智慧藏在其中。
“我之前在淮南時,有人告訴我先生想見我,但是我那時沒在軍營,今天路過隆中,特來拜訪。”劉莽行禮說道。
他在手上把玩一個圓形物件,他從這一頭牽了一根線進去,從那頭拉出很遠,然後他鬆開手,那線居然自己退了回去,被收回那個圓形物件中。
“將軍覺得這是什麼東西?”諸葛亮抬起頭,看了一眼劉莽,問道。
劉莽憋出了脫口而出的溜溜球,他看著諸葛亮,搖了搖頭。
“這是山下幾個農民找我做的漁網,他們嫌每次都要自己收網太麻煩,所以做了一個可以拉伸出去,不用自己拿回來的魚線。”諸葛亮說道。
他把圓環放到一邊,站起來,問道“今天早上又有一個農民上山來,要問我怎麼能把昨天買來的魚做的好吃,將軍覺得孔明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沒有寒暄,甚至每有自報家門,兩個人像相處多年的好友一樣,劉莽不知道諸葛亮怎麼猜到他的身份,他很清楚,面前的這個男人如果想知道,那麼他什麼事情都能知道。
甚至是這天下何事終結。
甚至是他劉莽何時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