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莽做到了這兩樣,這是他解決降兵問題的辦法。
陸遜還留在剛剛到震撼之中,他學的是士人兵法,裡面講求戰俘原則,講求人權問題,但是劉莽的做法完全相反。
但陸遜還是按著劉莽說的記下,並且會在今後付諸實際,源於他對劉莽的信任,並且他在未來因此而衍生出的一個決定,幾乎是救了劉莽與整個涼州。
果然,到了下午,戰俘營的人就傳話過來,他們答應所有的要求,並且願意為劉莽和陸遜作戰。
劉莽殺的那兩個人是戰俘營中反對聲音最大的兩個人,有了前車之鑑,沒人想再做一次出頭鳥。
沒了人在明面上反抗說話,那麼所有反動的種子都會沉默下去。
劉莽會讓這些人跟著一起上陣嗎?他當然不會,這是一群隨時都有可能投降倒戈的軍隊。
既然他們之前是在城內當勤務兵,那就繼續他們的職務。
有件有趣的事是,不知道是透過什麼手段,這些反抗的資訊居然是從被劉莽關押起來的呂岱那裡傳出來的。
原因就更簡單了,他想給自己爭取一個好的地位。
呂岱守城雖然一般,但是對於官職的執著簡直可以用炙熱來形容。
得知劉莽知道這一切之後,呂岱在被關押的房間裡急得跳牆,甚至嘗試了自殺。
看到劉莽進來之後,他甚至留下了眼淚,大呼喊叫,死命求饒。
劉莽哭笑不得,此人極度反覆無常,他都動了心思要不要把他殺了,但呂岱畢竟是徐寧主將,再如何鐵血手腕,也要思量思量。
用人之際,劉莽索性把他放出來,組織城中的建築工作程式的重建工作。
獻帝至少還會在位個十幾年,他倒想看看,呂岱能怎麼往上面爬,只要他有能力,他想爬多高劉莽都會支援。
安排好了戰俘,劉莽選擇到最後來整治荊州軍。
攻城一戰,荊州軍死傷幾十人,傷亡雖然不大,但暴露出了一個很致命的問題。
那就是戰鬥方式太過簡單。
那日如果不是劉莽一人頂在最前面,破開城門,獨自衝散大片守軍,這一戰估計會打得很難。
而且士兵們各自為戰,沒有團隊作戰的意識,一人落單被守軍殺死的人在死者中佔大多數。
如果是劉莽自己的精銳軍來攻城,那日的情況,他覺得甚至都不會出現傷亡。
將是好將,兵不是好兵。
趁著這個機會,他要好好訓練一番這支部隊。
如果真要說他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了什麼優點的話,那就是他發現這些人跑的都很快。
劉莽有所瞭解,荊州軍中的青年士卒們也是從戰場上撤退的殘兵,除了江夏夷陵地區,荊州將領作戰水平普遍很低,這些人出荊州之後,沒有打過幾次仗就被打敗,倉皇逃跑。
喜歡三國之重生劉莽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重生劉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