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時與勝德營決一死戰還不是時候,要知道勝德營就五百餘人馬,但源氏與北條氏的聯軍卻已經足足有了近九萬。
徵夷大將軍平正盛以朝廷的名義頒發檄文,言明勝德營這是外族入侵,凡是與勝德營為伍,那都是叛國通敵!並號召霓虹國的熱血武士加入到自己的征討大軍來。。。
這篇檄文一出,霓虹國的熱血青年們都被煽動了起來,紛紛加入到平氏大軍中來,儘管這些人中絕大部分面黃肌瘦,但拳拳報國之心日月可鑑!
源氏這邊也是不甘示弱,同樣一片檄文,操刀者不是別人,正是大宋使節朱勔與王黼。
勝德營來霓虹的目的是什麼?
是來接大宋使節團回家的!
勝德營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就算朱勔與王黼躲在深山老林不知道,但經常出來打探訊息的華齋還能不知道嗎?
當華齋得知師祖派出勝德營來接自己等人回家,激動地熱淚盈眶,帶著朱勔與王黼等人前來與勝德營相會。
按照道理說,勝德營的任務應該是完成了,也應該回去了,但中國人嘛,有句話是怎麼說來著的,來都來了!
來都來了,乾的還不錯,形勢一片大好,難道就這麼回去了?別說勝德營不甘心,朱勔與王黼也不同意啊!
對於朱勔與王黼而言,出使一趟霓虹,儘管事出有因,但還要麻煩勝德營來接,這本身就是失敗,若是不幹出點大事來,就這麼灰溜溜地回去了,這絕對是自己職業生涯的一大汙點!
當平正盛頒發了檄文,朱勔與王黼總算是找到了可以發揮的優勢了。
打仗是勝德營的事,但打嘴仗,朱勔與王黼豈能甘居人後。
一篇辭藻華麗、引經據典的檄文橫空出世!
檄文是出了,所有人也都承認是篇好檄文,但關鍵的是,特麼沒幾個人能看懂啊!
勝德營最有學問的盧俊義表示,每個字自己都認識,合到一起肯定是好文章,但什麼意思,不好意思,說不上來!只能婉轉地表示自己學問淺薄,無福欣賞兩位大人的風采!
盧俊義都看不懂,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至於說霓虹人,那就更屬於對牛彈琴了。
然而對於朱勔與王黼二人所言,看不懂就對了,這片檄文根本就不是給霓虹人看的,而是日後給朝堂上的那些相公們看的。
想我大宋,風采風流,冠絕當世!來到了蠻夷之邦,有機會而不露上一手,日後回去只怕也不好在讀書人的圈子裡混了。
因此,朱勔與王黼拼棄前嫌,合作了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寫出了這片錦繡檄文,引經據典多達三十二處,每個字都是斟酌再斟酌,至於說霓虹人能不能看懂,那根本就不是朱勔與王黼所關注的。
喜歡宋吹請大家收藏:()宋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