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勔已經有了計劃,對於華齋而言就只要配合好就行了,實在不行,為了大局就犧牲自我!
然而華齋的示敵以弱效果卻是出奇的好!
大宋使節團若是不可戰勝,那麼霓虹人也無話可說,但平貴在場面佔優的情況下,只是因為運氣,才被反殺的,那就讓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藤原氏利用這一點,大肆宣揚平氏包藏禍心,不願意贏回掘河天皇,是故意輸掉比武的。。。
這個說法很有市場,畢竟很有道理,到底是因為運氣還是故意放水,這是誰也說不清的。
平正盛被氣得肺都快炸了,自己是有這個想法,但平貴這麼重要的人物,是不可能被犧牲的,不過這一點是真無法說出口,只能越想越憋屈。
然而這還沒完,如今平氏把控朝政,就比如比武的人選就是由平氏決定的,而藤原氏也正是利用這一點,將水攪渾了,利用霓虹武士的偏激對平氏進行逼宮。
平貴死於運氣,這是一個高手很容易就判斷出來的,但是地方豪強們也有著自己的想法。
平氏靠著地方豪強的支援才有了今天,但上位後的平氏卻走了藤原氏的老路,這對於地方豪強們是個很大的打擊,自己出人出力冒風險,最後只分了三瓜兩棗,這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出入太大啊!
藤原氏說平氏是故意放水,那麼地方豪強們絕對是要跟進的,指責平氏的同時,也試圖將比武人選的決定權從平氏手中奪過來!
別小看這比武人選的決定權,這就是權力,千里長堤毀於蟻穴,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最難的是由無到有的一!
藤原氏與地方豪強們集體發難,白河天皇也來湊熱鬧了,畢竟對於白河天皇而言,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人從平氏手中分走權力,那自己就越有保障,也越重要!
幾方同時發力,其中不乏以前的盟友,平正盛這個新晉關白也抗不住啊,只能妥協,與各方勢力共同商議比武人選。
儘管是協商著一起來,但平正盛還是擺出了強硬的姿態,力排眾議要將第二場的比武人選給三盛家。
三盛家連地方豪強都算不上,歷來都是跟著平氏混的,可以說是平氏的鐵桿小弟,也正是因為三盛家太過弱小,平正盛才決定把擊敗大宋使節的榮光給三盛家,一方面能讓更多的人看到跟著平氏混的好處;二是放出強硬的訊號,所謂協商也只是我平氏給你們面子,掌控權還是我平氏!
平正盛要把第二場的比武人選給三盛家,藤原氏是舉雙手贊成的。
藤原氏很清楚在權力的鬥爭,絕對不要想著一口吃成個胖子,能逼著平氏讓步就已經是勝利,絕對不能把平氏逼急,平氏是武人出身,一旦被逼急了,那真是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而且平正盛要將比武人選給三盛家,真正寒心的是那些地方豪強們,這些人才是平氏的基本盤,等這些人對平氏徹底寒心了,那麼藤原氏真正的機會也就來了。
平正盛的強勢,再加上藤原氏的支援,最終比武人選花落三盛家,結果也如藤原氏所料,向來將平氏視為帶頭大哥的地方豪強們也對平氏愈發地失望了。
三盛家撿了個大便宜,三盛花生笑得是嘴都合不攏了,平貴的落敗在於運氣不好,大宋使節的這種好運不可能接連不斷,想不到擊敗大宋使節,贏回掘河天皇的榮光會落到三盛家,自己一定得把握住機會!
第二天午時,同樣的擂臺,宋人再一次延續了同樣的好運。
整場比武,華齋被三盛二清以絕對的優勢壓著打,幾乎就沒有還手之力,最後還是靠著幸運女神的青睞,在閃避的時候長劍脫手卻意外刺進了三盛二清的胸口,成為贏家。
白河天皇再一次苦澀地上了擂臺,準備吃下一張紙條。
白河天皇敏銳地察覺到了不對,字跡不同而且印章也不同了,說明這張紙條並非大宋皇帝的,這下白河天皇有話可說了。
白河天皇憤怒地表示,這是帝王之約,大宋皇帝的親筆所書才有資格入自己的口!但這字跡,這印章,很明顯並非大宋皇帝的,還請大宋使節解釋一二。。。
白河天皇質問得理直氣壯,但宋使朱勔的臉上又浮現出了熟悉的笑容,令白河天皇感覺很不妙。
朱勔微笑著說道:“這張紙條乃本朝顧問張安安所書!本官便是顧問的弟子!”
白河天皇鬆了一口氣,也就是個無品級的顧問而已,但朱勔接下來的話卻令白河天皇如坐針氈。
“顧問喜歡他人稱呼其公子!”朱勔說道:“當年平氏所遣之假冒使節團,惹惱的正是公子!這才有了平安京十日,想必天皇並不陌生吧!”
說起平安京十日,那絕對是霓虹國人永遠過不去的痛,原因嘛,林沖也說過,但沒人會信啊?就這點小事,至於嗎?
如今從朱勔口中再次證實,就由不得霓虹國人不信了。
然而這還沒完,只見朱勔悠悠問道:“天皇可知為何我大宋長公主要下嫁公子嗎?可知大遼長公主陪嫁燕雲十六州,不求名分也要進入張府嗎?”
白河天皇曾聽林沖說過,但大遼長公主陪嫁燕雲十六州不求名分還真是第一次聽說,這裡面的資訊量就大了,要知道大遼才是當世第一強國,也是霓虹國方面承認繼承大唐的正統,其長公主陪嫁燕雲十六州不求名分,這其中必有天大的隱情!
就在白河天皇驚惑之際,耳邊又傳來了朱勔的聲音。
“公子身份尊貴,非我等卑微之人可言!不過天皇可知為何林沖、阿骨打數千人為何能縱橫霓虹國嗎?可知華真人為何接連絕處逢生反殺嗎?”朱勔笑嘻嘻地說道。
不等白河天皇有所反應,朱勔便豎起食指,微指上空,說道:“氣運!這一切都是氣運!自從貴國得罪公子的那一刻起,貴國便已經被上天所棄!本官言盡於此!至於公子所書之紙條,天皇若是覺得公子的身份配不上,大可不必吃下去嘛!”
喜歡宋吹請大家收藏:()宋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