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國的武士們瘋狂了,將擊敗大宋使節團視為跨越階級的捷徑,蜂擁而至向著平安京集結!
而此時的平安京對於即將到來的大宋使節團卻是進退兩難。
對於平正盛而言,目前是平氏最好的時光,絕不願意出現任何變數,而大宋使節團恰恰就是始料未及的變數。
但大宋使節團開出的條件贏回被俘的掘河天皇,卻是平安京無法拒絕的。
儘管贏回掘河天皇對於目前的霓虹國來說,是百害無一利,但這是政治正確啊,平氏只要敢說出不迎回掘河天皇,那絕對是過街的老鼠活不到天明。
而對於白河天皇而言同樣如此。
章惇使了陽謀,令掘河天皇與白河天皇哪怕是父子,也有著難以抹去的仇恨。
白河天皇之前已經退位了,是因為掘河天皇的被俘,這才又重新回到了天皇的寶座。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掘河天皇的迴歸,將令白河天皇從法理上失去天皇的寶座。
對於藤原氏等貴族而言,掘河天皇的迴歸將迎來變數,重新從平氏手中奪回權力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目前對於平氏和白河天皇而言,大宋使節團無法到達平安京才是最優解。
但就這一點,平氏和白河天皇也無法做到。
如果說大宋使節團只是在平關起的護送下,那麼平正盛只需一個暗示,便能悄悄地將使節團給處理了,至於說隨之引發的後果,只要屆時給足大宋臺階,往意外上面推,相信不難化解。
但如今,因為“東瀛病夫”的原因,許多武士已經成功被吸引過去了,不但自發地隨團進京,還主動保護起了使節團的安全,對於前來行刺的武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而且現在這個隊伍猶如滾雪球一般,規模已經遠超平關起的護送軍隊了。
這個時候想要處理大宋使節團,那些隨行的武士都不會答應!
既然已經無法阻止大宋使節團的入京,那麼平正盛只能在不贏回掘河天皇這一點上做文章了。
不想贏回掘河天皇,那麼只需要輸掉十場比武便行,雖然是難堪了一點,但總比掘河天皇回來要好多了,也不會出現掌控外的第三方勢力。
但是平正盛很悲哀地發現,想輸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首先,以藤原忠實為首的貴族集團就不想輸。
以藤原氏為首的貴族集團雖然已經落寞了,但廋死的駱駝比馬強啊,要找出幾個高手來比武那還是很容易的。
其次,除了死忠平氏的武士,有哪個武士不想贏啊?
所以,平正盛一定要對比武的人選掌控好,那十名出戰的武士不但要有視死如歸的精神,還要有忍辱負重的品質!
視死如歸的武士好找,但是願意忍辱負重的難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