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也想開了,被高俅控制就控制吧,自己又不想造反,高俅也絕無可能去造反,那麼被高俅控制對於目前的自己而言也是利大於弊,不管怎麼說,至少自己在西北用兵會得到來自高俅的絕對支援,這一點很重要。
童貫的目標是走義父李憲的武裝太監之路。
縱觀李憲一生,戰功無數,最後卻也落得鬱鬱而終,皆因皇帝的信任是有了,朝中的反對者太多。
再觀高俅,有著皇帝的絕對信任,又與張安安交好,朝中的權貴們只要日後有求於張安安,就絕不敢得罪唯一可以安安稱呼仙尊之子的高俅。
高俅不知兵,自己是高俅目前所能控制的最能打的那個,也必定會得到來之高俅毫無保留的支援,也是自己大展拳腳的一個大好機會。
想通了此點的童貫立即向高俅獻上了忠心,多謝高俅救命之恩維護之義,並獻上平夏方略。
高俅很滿意,童貫很上路,完全明瞭自己的意思,反正以後贏了是自己指揮有功,敗了是童貫自作主張!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次趙宋朝廷萬眾一心,就是奔著滅夏而來,一路上數百顆血淋淋的人頭都在提醒著那些習慣了雁過拔毛的地方官吏,誰敢耽擱西征大事,朝廷絕不姑息!
高俅、童貫到達西北大營之後,高俅瀟灑地做起了甩手掌櫃,仗怎麼打去問童監軍,老子就幹兩件事,一是向朝廷伸手要資源;二就是打贏了,老子負責為你等請功,該誰的功勞一個都少不了!
高俅也沒辦法啊,自己是真的不知兵啊,也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已經很努力學了,也始終學不會!最後還是童貫給自己出了這個主意,想著童貫也不敢騙自己。
高俅很忐忑啊,軍中主帥有這麼做的嗎?但是也沒辦法,就姑且一試吧!卻不料效果出奇的好,盡收軍心。
高俅看得出來,那些打老了仗的驕兵悍卒是發自內心的尊重自己啊,雖然想不通是什麼原因,但也不得不佩服童貫。
其實道理很簡單,將士們最怕三件事:
一、外行瞎指揮。
二、得不到充足的資源保障。
三、拼了命得來的功勞被那些文官給嘰歪了。
如果高俅這三點都做到了,那麼將士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這麼好的主帥上百年沒遇到了,絕對要珍惜啊!
如今,高俅至少做到了不瞎指揮,直接把指揮權交給了童貫。
西北諸將與童貫是非常熟悉的,當年年幼的童貫跟在李憲後面可沒有少於這些將領打交道,被西北諸將視為自己人。
喜歡宋吹請大家收藏:()宋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