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云拉起毛毛,讓她坐在黃真誠的身邊,自己坐在毛毛的另一邊。
毛毛找到親生父親。
福利院的孩子們不會想那麼多,都替她高興。
說是聚餐。
其實和平時吃飯也差不多。
就是桌上多了一些瓜子等零食、飲料菜仍舊是用盆來裝,比平時豐盛些。
別看一兩百個孩子,食堂裡並不吵鬧。
易遙是個傳統的人。
講究食不語。
嚴禁孩子們在吃飯時打鬧、爭搶。
每張桌子坐的孩子也是有大有小。
方便年齡大的孩子照顧年齡小的。
陳悅說道:“小易總,你不講幾句話嗎?"
易飛笑道:“陳姐,我還沒過十六歲的生日,嚴格來說還是福利院的孩子,你現在是院長,要講也是你來講。”
他就是來陪易奶奶吃頓飯,有什麼可講的。
易遙也說道:“陳經理就別客氣了。"
陳悅站起來,感謝了福院所有員工,又對孩們講些祝福和激勵的話。
她講話時。
小到兩三歲,大到十多歲的孩子。
都安靜的聽著。
連吃東西的都沒有一個。
易飛又欣慰,又莫名的感到一點悲哀。
孩子聽話是好事。
可是,誰又知道他們心中那份惶恐。
他記得從他懂事起。
就擔心自己不聽話會被再次拋棄。
易奶奶真心地對待每一個孩子。
可是面對一兩百孩子時。
她也只能給他們立規矩,犯了錯就得接受批評。
工作人員偶爾也會說,你不聽話就把你送走之類的話。
陳悅講完後。
她給自己倒了杯紅酒,挨個桌向福利院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陳悅來到福利院以後。
才知道這些工作人員的不容易。
長年沒有節假日。
也就今年才能按時拿到工資。
易飛給池建國和黃真誠倒上酒黃真誠想說什麼,最終還是沒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