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一百五啊,比大學畢業的小妹工資還高。
家裡這點地,一年一共才多少收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趙秋城笑道:“叔叔、阿姨也可以去啊,我在市郊青江鎮有幾個廠子,安排點工作還是容易的,工資也不比易飛他們蔬菜基地低,孩子我可以安排他們在市裡或青江鎮上學。”
討論群伍陸彡74彡陸7伍
投資不成,把芳芳家人接過去也不錯。
趙麗麗扯扯餘春芳的衣袖,“芳芳姐,我看這樣行,以後你放假也不用再回來了。”
反正他們都快成一家人了,都搬到市裡更好。
到時候,小哥要是娶芳芳時,至少她家裡人不會反對。
兩人結婚後,也不用總往這裡跑。
畢竟這裡乾點啥事都不方便。
也省得芳芳暑假的時候累死累活的幹農活。
餘春芳看著這三人,“你們今天來不是來談建香菇生產基地事嗎?怎麼都要把我們家人接走了?”
把她家人都接走了,還有在這投資的必要嗎?
這裡離市裡開車還得一個多小時,也不好管理。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易飛說道:“如果談成的話,就讓一個哥哥和兩個嫂子去學習,另一個哥哥在村裡領著建大棚,伯伯和阿姨可以搬到城裡。如果談不成,那乾脆都搬到城裡。”
趙麗麗說道:“就這麼辦。”
劉桂蘭知道趙麗麗和趙秋城的身份。
知道他們工作的事肯定沒問題。
無論他們投資能不能成。
他們家都要過好日了,很是高興。
陳淑華雖然不太愛說話,也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按易飛說的,一家一年有三四千塊錢的收入了。
三里五村的,哪有這樣的家庭。
能住到城裡,在城裡上班,每月領工資是多少農村人的夢想。
讀者身份證五六37四三陸七伍
雖然小姑子在市裡教學。
她們也沒有想到這麼好的事能輪到她們頭上。
劉桂蘭站起身來,“你們在這歇著,我和淑華去做飯。”
餘春芳要去幫忙,被她攔下,“你在這陪著麗麗他們,我們兩人就行。”
餘媽媽拿出易飛他們帶來的肉食和青菜也準備去廚房幫忙。
劉桂蘭驚訝地說:“這大冬天還有這麼新鮮的黃瓜和西紅柿?還真的有蘑菇。”
農村冬天哪見過這個。
除了白菜就是大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