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功勞是趙秋城,那得看從哪方面講。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錢確實是他投的,別的和他就沒關係了。
投錢很重要嗎?
易飛拿出這樣的方案,找投資者也能找到。
關雲濤來到陽棚,蹲在地頭,看著長勢良好的黃瓜苗,“了不起,有什麼非技術問題,去市府找我。”
外面的溫度最多有四五度,棚裡的溫度起碼有二十六七度。
裡外宛若兩個季節,越冬應該問題不大。
臨東真的在大冬天有黃瓜吃了。
就算貴一些,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李文朝把他們領進另一個棚裡。
這個棚裡種的蔬菜種類就多了,基本基地種的菜都有。
陳新強和孫普輝在另一頭的一片菜地裡交流著什麼。
易飛探頭看了一眼有門相連的陰棚。
裡面也是立體種植,種的蘑菇好象是平菇。
培養料放在一個個塑膠袋裡,應該也是生料種植。
菌棒生產車間剛蓋好不久,還沒有生產熟料菌棒。
所以今年沒種最常見的香菇。
張如泉和方凡正還有毛小秋在一個蘑菇種植架上忙活著什麼。
不同的蘑菇對溫度、溼度要求不同。
就算是實驗的大棚也是分開種植。
“陳老師、張老師。”李文朝喊了一聲。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陳新強和孫普輝扭頭看易飛和一箇中年人站在燈光下,就走了過來。
張如泉他們也從陰棚裡出來。
他們和關副府長都不熟悉,一下子都沒有認出來。
易飛做了介紹。
張如泉看看自己髒乎乎的手,“關副府長,我們就不握手了。”
關雲濤也不介意。
他伸手握住張如泉的手,“張老師,我聽說過你,易飛也跟我講過,你這樣的人才是國家的脊樑。”
這麼大的年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