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
是二中新生報道的日子。
也是全國大部分新生報道的日子。
一般的學校都是今天開學。
二中今年和往年不一樣。
往年都是高二的時候才分文理科。
這一屆從高一報道就分文理科。
這個方案是副校長張江河提出來的,“既然早晚得分文理科,不如早點分,也給高一的學生減少點壓力。”
方案一出,有人贊成,有人反對。
無論贊成的和反對的,都有充分的理由。
贊成的無非是為了提高升學率。
反對的則是覺得學生應該多學點知識,多瞭解自己擅長的學科。
這樣才能更好的選擇文理科。
翟涯松思慮再三。
最後同意了副校長張江河的的提案,高一就分文理科。
效果怎麼樣,可以先試試。
趙麗麗聽說後,對餘春芳說:“老翟為了提高升學率,簡直是瘋了。高一就分文理科,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喜歡文科還是理科,或者根本不知道啥是文理科,只能瞎報。”
她認為。
學生多學一點知識不是挺好嗎!又不耽誤太多時間。
太急功近利了。
她也知道。
現在各個學校都在拼升學率。
學生能考上大學就好。
手段不最要。
也沒人覺得高中學的東西是謀生的手段。
只有考上大學,才算有了鐵飯碗。
這時候很奇怪。
一邊是讀書無用論日囂塵上。
一邊為了考大學,家長、老師無所不用其極。
餘春芳卻不太在意,“別小看現在的孩子,至少準備考大學的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早就想好了理科文科的選擇,這也是一種嘗試。”
文科還是理科不重要,重要的考上大學。
目前,一中和二中正在爭奪臨東市高階中學的第一位置。
翟校長追求升學率也沒啥可指責的。
學生和家長也不會考慮太多。
能考上大學才是正事,手段無關緊要。
學校的升學率越高,教育資源越向學校傾斜。
老師也能得到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