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韻和冷穎珊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回來了。
兩人有說有笑,似乎進展的不錯。
特別是冷穎珊。
易飛見過她幾次。
還是第一次在她臉上看到笑容。
這女人原來也是會笑的。
看來,讓她跟鄭韻在一起是正確的。
鄭韻愛說愛笑,性格開朗,很能感染別人。
人都是會變的。
笑起來的冷穎珊其實很漂亮。
難怪趙總說,他們剛開始做生意的時候,她也是個很可愛的女孩。
也許是婚姻的不幸把她改造成了一個冷冰冰的人。
冷穎珊說:“我們上午一共找了四個人,都願意來。”
她也沒想到,由於姚國慶,她想到的這個主意,還真解決了大問題。
無論怎麼講。
私營企業總比在街上鬼混、打零工強。
尤其是鄭韻說明麗飛公司的老闆就趙秋城的妹妹時。
他們那點疑慮就打消了。
趙秋城大名在外。
他妹妹的公司怎麼沒有前景。
至少不會輕易倒閉。
都已經是絕路上的人了,也不會考慮太多。
易飛也不太擔心。
反正現在已經有五個人了,也勉強夠用。
至少顧萬鈞是很能幹的。
他就畫了自動轉簾機的示意圖和效果圖。
顧萬鈞一個月就搞了出來,還進行了改進。
已要在蔬菜基地進行了實驗,比起二十年後的產品,一點也不差。
易飛也不是非得要十多人的研發團隊。
研發團隊也不是非得一次到位。
僅僅開發一個熱水器,其實用不了那麼多人。
兩個搞電子的,兩個搞機械的足夠了。
人太多了,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也不一定是好事。
又不是什麼大專案。
需要分工合作。
易飛主要考慮的,還是冰箱銷售是在八個城市同時展開的。
到時候一個城市起碼去一個人去教工人安裝、維修。
那八個點以後是銷售熱水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