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城說道:“你能這麼想很好,青江紡織廠就是送給麗飛又怎麼樣。我手下的公司不少了,我還是覺得我最擅長的還是貿易和工程。”
儘管青江紡織廠是集體的。
其實也有辦法慢慢轉成麗飛公司體系下。
關鍵是控制,只控制了原料和客戶,就實際控制了公司。
辦法總是有的。
“不要。”
易飛毫不客氣地說:“趙總不覺得目前國內紡織廠有點過多了,幾乎每個縣都有,咱臨東市都有好幾個,過幾年,外資的大量湧入,再過十年,紡織廠的日子就很難過了。”
到九十年代後期以後,大批的紡織廠倒閉。
是不是因為太多了,易飛不清楚。
他覺得要把青江紡織廠做好、做大比較難。
比服裝、襪子還難。
他對紡織這個行業更是一竅不通。
趙秋城瞪著易飛,“你早說啊,紡織廠當時可是費了我不少精力。”
易飛也是無語。
你成立青江紡織廠是兩年前的事情。
我那時候哪懂這些。
再說,那時候我認識你。
你也不一定認識我啊。
“趙總,事在人為,不是所有的紡織廠都倒閉,你經常去國外考察,看看先進裝置,先進技術、先進產品,只要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一樣能做好。”
易飛說道:“紡織業的市場還是很大的,倒閉一些,更有利於沒倒閉的發展。”
他又沒說青江紡織廠一定倒閉。<
關鍵是他對這個行業不懂,還不如趙秋城。
趙秋城點點頭,“真倒閉了,我就把紡織廠那塊地皮開發了。”
青江紡織廠靠近市裡,過些年,地皮肯定很值錢。
開發了那塊地皮,他照樣賺錢。
易飛說道:“也不一定倒閉,就看怎麼經營。”
趙秋城也不太在意,反正青江紡織廠現在效益還行。
十年後的事情誰知道。
他想到這,看看易飛。
也許他還真知道十年後的事情。
看來,青江紡織廠真得改變下經營方式。
能不倒閉,當然還是不倒的好。
畢竟他付出了很多金錢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