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襪廠,一年一百多萬的利潤,絕對不錯了。
如果不是他能卡bug,那得高興地要跳起來。
麗飛商業街,目前一年才能收四十萬不到的房租。
不過,十年以後,房租起碼翻十倍。
李文朝問道:“我們去哪?去福利院還是別的地方。”
現在原材料談好了,就等著把工廠裝修好開工了。
回頭催催精密機械廠,儘快把那些裝置給翻新好。
李文朝根本沒想過銷售的問題。
麗麗生產的東西怎麼可能賣不出去。
不說麗麗。
就是鄭韻去找供銷社,找商場,誰不給她這個面子。
又不是讓他們辦什麼事。
不就是賣襪子嗎?
賣誰的不是賣!
易飛想了一下說:“去姑姑家吧,我把商標的事情和她敲定了,好製作箱子和裝襪子的盒子,廠房和裝置也快弄好了吧?”
“裝置我催催,廠房也差不多,主要是做保溫層耽誤了點時間。”
“葉大姐,這兩天把人找好。”
“我那可以找一百多名工人,大部分都用過織襪機,能很快上手,以前生產的時候,沒有兩班倒,只有一百多個人。”
李文朝有點不明白,“不是就八十臺織襪機嗎,為什麼一個班就要一百多人?”
葉萍萍不屑道:“說你不懂吧,你還不服氣,織襪口、縫頭、定型、檢驗、包裝、裝箱不要人啊!一班就得一百二十人左右。”
兩班倒的話,得找兩百多人。
肯定每臺機器都同時運作起來,效率才高。
總不能織好一雙,然後去縫口吧。
陳悅說道:“我還真不知道,織個襪子這麼複雜。”
葉萍萍說道:“其實有電動自動織襪機,只是那個裝置很貴。”
易飛也知道很多大廠都配備了電動織襪機。
這個看情況吧。
如果銷售挺好的話,明年倒是可以配上一些電動的。
現在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
一步到位至少投入幾百萬。
時間還有的是,穩紮穩打比較好。
如果襪廠再讓趙總投幾百萬,那襪廠算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