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飛有點為難。
他和劉武前世一共才承包了十個大棚。
這特麼的有兩百多個大棚。
要是靠他一個人,會不會累死?
他還要不要上學了?
李文朝老家的人是多。
會種大棚蔬菜的應該沒有吧。
趙秋城說道:“技術不用太擔心,咱們農科署有懂種菜的,食用菌推廣中心有懂種食用菌的。他們有不少的退休人員,有些還是專家,大不了,我們借人,借他們的人用個一年兩年的也不難。”
借人?
這個主意好。
無論趙秋城還是趙麗麗都能借來。
先借來用。
同時打造自己的研發中心。
也許藉著藉著就成了自己人。
再過幾年,就是下海熱,大批的大學生下海,那時候不擔心人才。
這幾年就借人好了。
過不了十年,就可以到大學隨便挑了。
那還擔心什麼。
真沒什麼可擔心了。
易飛說道:“姑姑,如果這些都沒問題,我們幾個月就能回本。”
到了冬天。
蔬菜和食用菌都幾塊錢一斤。
一個陰陽棚兩個棚加在一起平均生產兩萬斤還是有可能的。
現在的人工費便宜。
青江化肥廠歸趙總管,化肥也可以買平價的。
種食用菌的原材料一兩分錢一斤,和白送差不多。
這時候搞蔬菜大棚。
不賺錢都沒有天理。
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
自己那晚的計劃算是白寫了。
完全沒有按計劃走。
趙麗麗問道:“小哥,你把蔬菜大棚都給了我們,是不是我願意給誰就給誰,你也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