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楠的媽媽在她爸爸犧牲一年後,帶著家裡所有積蓄跟一個男人跑了。
幾乎把謝奶奶和謝楠逼上絕路。
要不是師父陳一凡,祖孫倆當月就得喝西北風。
陳一凡是戰鬥英雄,戰場上受傷,瘸了一條左腿,只能退伍。
後來,易飛認識了謝楠。
把陳一凡帶到青山診所。
馮神醫給他做了十幾次針灸,開了幾副藥,現在他的左腿幾乎看不出來曾經瘸過。
陳一凡不認識謝海峰。
兩人不在一個部隊。
陳一凡認為華夏軍人是一家,兩人又參加了同一場戰爭。
這就是緣分。
他就有義務、有責任替謝海峰照顧他老母親,把他的孩子養大。
陳一凡收謝楠為徒,教她散打搏擊。
後來又收了易飛。
謝楠直起身。
她看到進來的是易飛,隨口問道:“你怎麼這點來了?”
然後。
把毛巾伸進背心,擦試身子。
她對易飛從不設防。
騎腳踏車載著他時,還讓他抱著腰。
師弟就是個小屁孩。
易飛沒有回答,反問道:“又去當裝卸工了?”
他有點心疼,師姐才十六歲。
正是花季年華,卻天天跑出去,像青壯年一樣裝卸貨物。
謝楠擦把臉,“你以為裝卸工好找啊,今天是運氣好,軍山路供銷社來了兩車化肥,我幫著卸,人家給了五塊錢呢。”
謝奶奶的退休工資不高,只有幾十塊錢。
加上謝楠父親的那點補助,祖孫倆生活並不寬裕。
易飛也沒法說。
不當裝卸工,謝楠還能幹什麼?
她也就有一把力氣。
從十歲就開始,天天舉槓鈴。
現在,五十斤的槓鈴能連續舉五十多下。
易飛才能舉三十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