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成每次都多給個三毛五毛的。
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麼大一個國家,還在乎幾毛錢。
他遠遠喊道:“易飛,有些日子沒見你了,先旁邊玩一會,忙完了和你說話。”
易飛沒有沉浸在賺了幾萬塊錢的興奮中。
他又不是真的只有十五歲小孩。
幾萬塊錢算什麼。
這才哪到哪。
趙麗麗腦子一熱,和他收廢品、做生意。
也許過兩天,她就把這事拋到九霄雲外了。
還能真指望她接著收廢品啊。
出了事,找她平事更靠譜。
一切還得按自己的計劃來,這幾萬塊錢算是個綵帶。
相當於重生新人小禮包。
易家醫術是大禮包。
馮青山的打算是讓易飛在暑假裡好好跟他學針灸。
他都七十了,要是把易家絕技針灸術帶進棺材裡,那就無顏面見九泉之下的師父了。
易飛當然不幹。
易家針灸術有什麼好學的。
他比馮爺爺掌握的還要全面,缺的只不過是實戰演練。
其實也不缺,歷代先祖治病的案例,都在腦子裡存著著,隨時可以調出來。
馮青山也不多說,給易飛出了一些題目,言明他只要能答上來,愛幹什麼幹什麼。
他能答上來才怪,真答上來,都可以獨立當中醫了。
易飛答上來了,答案完美無缺。
甚至超越了大綱,《易家中醫學》和《易家針灸學》的內容。
馮青山先是驚訝,接著扼腕嘆息,這孩子咋就不想當醫生呢。
他也不食言,不再說讓他學針灸。
興趣得慢慢培養。
易飛看著馮爺爺複雜的目光,覺得他挺可憐的。
易濟堂被易奶奶幾十年前捐了出去。
在當初,這絕對是最正確的選擇。
馮爺爺這幾年又看到了希望,一門心思地想重建易濟堂,重現當年易濟堂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