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紐約市中心。
一座高聳入雲的大廈坐落在這個世界經濟最繁華的地帶,高懸在大廈上的紅白傘面圖案以及巨大的“萊茵斯特”ogo,則是告知了所有人這棟大廈的擁有者。
萊因斯坦集團,紐約市乃至米國商界的一匹黑馬,在短短五年年時間內,憑藉著優秀的經商理念以及大量新穎的高科技產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這個殘酷的地方佔據了屬於他的一塊天地。
一個新興企業在這個地方就好像是一塊新鮮的肥肉,幾乎所有的老牌企業都想要上來咬上一口,但是在其取代了老牌軍工企業漢默工業之後,所有人都承認了萊因斯坦集團的地位。
而在消化了漢默工業的養分之分,萊因斯坦集團也終於一躍成為全米僅次於史塔克集團的軍工企業,甚至有反超的趨勢!
不過,萊因斯坦集團似乎並沒有與史塔克集團搶生意的意思,將企業的發展核心放在了生物科技方面,原本漢默工業的所有軍工廠全部被改造成了生化基地。
這一方針讓原本想要看一場好戲的老傢伙們十分失望,但是在看到萊因斯坦集團迅速壟斷了軍方、民用的藥物訂單之後,這些人才明白自己被擺了一道。
再先進的武器也得有戰爭才能使用,而無論有沒有戰爭,人都會生病,都會死亡,而萊因斯坦集團推出的“生命”系列藥物則是抓住了這一點。
無論你是強身健體,還是治病療傷,萊因斯坦集團推出的“生命”系列藥物都發揮出了遠超其他藥物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目前為止沒有發現絲毫的副作用。
如此優良的效果自然是在米國掀起了一陣浪潮,就連軍方也是大量採購。無論武器再怎麼先進,受傷是在所難免的,而一劑可以讓你快速恢復傷勢的藥品在戰場上相當於就是多了一條性命。
也因此,在紐約的街頭,已經開始流傳這麼一個說法,如果史塔克集團是軍工企業的龍頭,那麼萊因斯坦集團就是生化企業的翹楚。
而最讓人好奇的是,幾乎沒有人知道,這個在短短几年內建立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萊因斯坦集團的幕後主人到底是誰。
外界的說法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一個大家族的後代,也有人說他是國家扶植的的傀儡,但是大多數人更願意相信,他是從一個平民白手起家上來的。
對於這些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擺脫資本家壓榨的人來說,和一個富二代的復興史相比,他們更願意相信這是一個平民的成功奮鬥史。
“自強之星”、“資本家的屠殺者”、“新興企業的希望”……諸如此類的稱號不斷的安在了這位神秘的集團主人身上,幾乎每個萊因斯坦集團的員工都為自己能在這工作為榮。
而造成這一切的源頭,此時正在萊因斯坦集團最頂層的龐大實驗室內,專心進行著自己的研究。
“愛麗絲,51號試驗品反應如何?”
“目前一切正常,強化方向基本按照我們預定的計劃,但是會導致狂暴的副作用依然無法消除。”
“做好記錄,然後生產一批樣品給軍方送過去,省的那群老傢伙整天催催催。”
“是,我這就安排。還有,班納博士之前聯絡過您,希望您能過去一趟。”
“正好我也有事要去找他,你幫我安排下去新墨西哥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