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夜,沒有一顆星星;一望無際的山谷內,伸手不見五指,死寂的氣息在無邊的漫延。一望無盡的荒漠裡,寒風乍起,而後又百無聊賴的平息。而在一處屬於大秦家族的火山口內,沸騰的岩漿正在狂暴的翻滾,無盡的火光映紅了一方天宇,與星辰爭輝,從岩漿中傳出的熾熱能把堅硬的隕星鋼給融化。
在下位面,隕星鋼是鍛造武器的主材料之一,稀少而珍貴,在堅硬程度上僅次於龍骨。
大秦家族在火山口內部開鑿出了上百個山洞,山洞緊鄰著岩漿池,用作兵器冶煉場,一個個揮汗如雨,十分疲憊的工匠正在日夜不息的趕製著武器,一部分工匠負責製作長矛刀劍和箭鏃,一部分負責製造盔甲盾牌和馬蹄鐵,分工明確,製作精良。
而像這樣的山口存在很多。
工匠們鑄劍的第一步是先調劑好鑄劍的材料:青銅,青銅是銅和錫或銅和錫、鉛的合金。只有按照合理的比例對各部分進行調配,才能得到最適合充作劍材的既堅且韌的青銅。
工匠們根據長期的經驗規律,調配好材料之後,就會把這些材料放入坩堝中煉化成液體,一方面是讓不同的原料充分融合在一起,一方面是剔除原料中的雜質,使青銅更加的精純。煉化的關鍵一步是觀察火候,判斷是否熔鍊成熟。
工匠們經過長期的勞作總結出火候成熟的規律: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黃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後可鑄也。
在一個山洞中,一個年邁瘦弱的工匠正倚在牆壁上休息,歲月縱橫而過的臉龐被岩漿烤的枯紅,當他看到坩堝內的液體冒出一股青氣之後,他便喘著粗氣,無比疲憊的站起,同時用髒兮兮的毛巾擦了一下滿臉的汗水,而後便咬緊牙猛吸一口氣,抬起沉重和滾燙的坩堝放到了一旁的石砧上冷卻。老工匠瘦弱的胳膊上青筋暴突,雙手之上老繭遍佈。
坩堝下連線的是岩漿槽,岩漿槽中滾滾岩漿正在沸騰。大秦家族用岩漿代替木炭來熔鍊青銅,雖然節省了很多成本,但卻讓工匠們工作的環境變得無比惡劣,在這永無止歇的鍛造中,許多工匠都會被累死,也有一些工匠會被突然爆發的岩漿給活活融化,很多工匠的屍體都被狠心的守衛直接投到岩漿池中。
大秦家族的武器之所以製作精良,以至於秦劍在破碎大陸上都鼎鼎有名,是因為大秦家族的鍛造工藝十分嚴格,光熔鍊青銅這一步就要反覆進行五次,俗稱“改煎金錫”,在重複煎煉之下,青銅越發的精純,鑄造出來的青銅劍也越發的堅韌銳利。
第五次熔鍊過後,紅彤彤的青銅溶液看起來清澈精純,老工匠直接把熔鍊成熟的青銅液體澆灌入劍範。
劍範多用泥塑造,然後放入窯中經火烘乾,再加修整,如劍體上鑄出的花紋和名文,都必須預先在劍範的內壁上刻鏤出陰陽相反的紋路。
“叮,叮叮~~”
坯件冷卻之後,老工匠把劍範卸去,提起成型的銅劍開始做最後的修正和裝飾,一邊刮削,一邊琢磨,片刻後,粗糙的劍身就變得光滑起來。然後他又抓起石砧上的錯石不斷地打磨著劍身,片刻後,光滑的劍身在火光的映照之下就泛出絲絲寒光。同時,還可以在劍柄處清晰地看到一個霸氣的‘秦’字。
最後,老工匠又對這把青銅劍砥礪開刃,一柄鋒利無比的青銅秦劍才算最終出世,他抬起劍身,老辣的目光一掃而過,然後就點點頭,把青銅劍放到了木鬥獨輪車上。
木鬥獨輪車上早已摞了幾十把青銅劍,老工匠不敢停歇又繼續熔鍊青銅。
片刻後,純青之色從坩堝內出現,老工匠再度吃力的抬起滾燙的坩堝,就在這時,岩漿槽中突然竄出一絲火星,濺到了老工匠的手臂上,老工匠痛呼一聲,左手一鬆,滾燙沉重的坩堝就直接打翻,坩堝內的青銅溶液直接傾倒在老工匠的身上。
“啊!!!”老工匠被火熱的坩堝砸倒在地,痛苦的嘶吼,下一刻,一命嗚呼。
青銅溶液迅速覆蓋到老工匠的上半身,而後青銅溶液緩緩冷卻,凝固。在老工匠那青銅臉上,呈現的不是痛苦,而是解脫一切後才會出現的微笑。
其他工匠只是麻木的掃視了一眼這裡,就又各自忙碌了起來。
片刻後,一名守衛氣哄哄的走進了老鐵匠所在的山洞,看到了老鐵匠變成了一個銅像,他罵罵咧咧的說道:“這該死的老傢伙,死就死了,還浪費我一鍋青銅,真晦氣!”
然後,守衛就直接把老工匠的銅像屍體揣進了岩漿池,屍體在岩漿池中激起了幾簇浪花,轉眼間就沉了下去,消失不見。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老工匠所在的山洞就又出現了一位工匠,重複著老工匠的工作,等待著死亡的扣門……
一次澆鑄而成的劍只是普通的劍,秦劍中最好的劍莫過於複合劍,複合劍的劍脊和劍刃是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銅合金分別澆鑄,最後合二為一的青銅劍,複合劍的脊部含銅多,故呈黃色,比較堅韌;刃部含錫多,故泛白色,比較鋒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位相劍術士曾說:“白所以為堅也,黃所以為韌也,黃白雜則堅且韌,良劍也。“
……
“嘩啦啦……”數十輛木鬥獨輪車從山谷內魚貫而出,木鬥獨輪車上裝滿了剛剛打造出來的奴隸鎖鏈,鎖鏈之上熱氣升騰,車伕把奴隸鎖鏈都倒在了廣場中央,而後又紛紛返回山谷,往返數趟後,廣場上就堆滿了奴隸鎖鏈。
廣場上站著幾千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貧民,上有五十老漢,下不乏十歲少年,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他們全都是被大秦鐵騎捉來的無辜的人,今天,他們全都要被剝奪自由,成為奴隸,他們的反抗之心被弱小的實力和卑微的內心給碾滅殆盡,他們的生機被眼前的黑色鎖鏈給吞噬,於是他們一個個都不再害怕,都變得麻木不仁,或許只有這樣才不會感到痛苦和無奈吧。
剛被捉來的時候,他們每個人都想過反抗,想過逃走,但當他們遭受過飢餓,遭受過鞭打,也目睹過淋漓的鮮血,脖頸上也感受過冰涼的死亡之後,他們都放棄了。最終他們都哭出了那男兒引以為恥的淚水,跪下了那比黃金還珍貴的膝蓋,顫抖著那平時力抗巨石的寬厚肩膀求饒,因為他們都知道好死不如賴活著,哪怕與豬住在一起,同吃泔水,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