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孫吳復生,韓信再世,亦對臨陣投降的結局無可奈何。htts
朱桓與孫韶也同樣,看到這片呼喊“願降”的汪洋,滿目悽然。
他們短尾求生的謀略,成功了。三萬有餘的大軍,僅剩下“殺狐軍”和朱桓的三千部曲,沒有喊出投降。也意味著,他們的糧秣足夠吃到益陽城。
但計謀的失敗之處,則是太過於成功。
兩萬大軍死傷無數,臨陣投降無數,卻沒有對狡狐的將士造成半點損耗。他們在撤回益陽城的路途上,依然還要面對曹軍的追擊。
或者說,現在就要面對曹軍的『逼』迫。
“嗚嗚”
曹軍的大營,已經有淒涼而低沉的牛角號傳出。前來追擊江東中軍的兵馬,已經在整陣列隊,即將殺出。
“唉”
朱桓深深的嘆了口氣,不等壓陣的孫韶派人前來稟報,就讓兵卒們帶上糧秣,往益陽城撤退而去。
在撤軍的路上,孫韶看到全琮的臉上落寞,便出言安慰了句,“都督,我等糧秣充足,將士也皆是精銳,可且戰且退彼狡狐就算來追擊,亦不敢大舉來襲”
只是他的安慰,對朱桓而言,沒有半點用處。
這樣淺薄的道理,朱桓怎麼可能不懂呢
他的憂愁,是回到江東後,如何面對孫權未來將以何種面目,面對江東的同僚們呢
能接替周泰成為濡須督,說明吳王孫權對他的信任與器重,非同一般。而且,此次馳援,又讓他力壓同級的全琮成為主將
結果呢,他卻一場恥辱的大敗,來報答君主的委以重任
“嗯,某心有計較。”
朱桓點了點頭,便對著孫韶『露』出了一個苦笑,“公禮乃宗室大將,亦是我江東後起之秀,當勉勵之未來為我等此敗,報仇雪恨”
額
孫韶聞言,臉上有點郝然,有點傷感。
想說點什麼,卻又不知道能說些什麼。最終,只是很恭敬的行了個禮,便轉身離去。
他知道朱桓為何要叮囑,以後讓他來雪恨,而不是自己親自來。
此次大敗,肯定要有人來擔責的。
朱桓身為都督,在責難逃。就算吳王孫權對他再愛護、再器重,也要依著法度將他的官職給擼下去,給群臣一個交代。
也給陣亡的兵卒們,一個交代。
而且,朱桓年近五旬了。他此次被追責降職,想等到再度啟用成為一方都督,也沒有這個時間等到了。
或許,到時候回到了建業,某再向吳王請罪吧。
就說是某一意孤行,將此次大戰給帶去戰敗深淵的,讓都督少受點責難。畢竟某還年輕,又是宗室大將,再度起復的時間也不會太差,等得起。
孫韶離去的時候,暗自下了決心。
就是很可惜,狡狐陳恆將他攬罪的機會,都給剝奪了。
曹軍的追兵,分成了兩波,形成了落差追擊的效果。讓他們潰敗往益陽城的路途上,得不到瞬息的休息時間。
尤其是五溪蠻王沙摩訶,他的部眾都是常年呆在武陵郡南部,對地形熟悉無比。經常會抄小路斜『插』,來個出其不意的襲擊。
不光兵卒掉隊者無數,就連戰死者,也是每天都在增加。因為他們還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將士來斷後,讓其他人能順利返程。
這個時候擔任斷後的,就是死路一條。
而在即將離開荊南地界的時候,王平與張嶷引兩千兵卒,和狡狐的追兵來了次前後夾擊
是的,王平和張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