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
當即就讓王昶有些灰頭土臉的,只能對著府邸作個揖便離去。
對此,朝中百官在明面上,都在稱讚陳恆公私分明,恩怨分明。私底下,則是在想這隻狡狐是不是在軍中呆久了,就忘了世家結交之道
明明都賣了好,為何還要為一時之氣,斷了太原名門的善意呢
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子孫後代留點恩澤不是
只有王昶這位當事人,在心中感慨不已,對陳恆的敬佩之意和感恩之情,又更上了一層樓。
因為他知道,陳恆舉薦他去荊州,意味著狡狐是在謀劃著,再度執掌荊楚的權柄了
而他,到時候,也要再度成為狡狐的麾下
作為已經加入了潁川士人小團體的他,想再度改頭換面,是很難的。一個不小心,就被人冠上了朝三暮四、見利忘義的名號。
混仕途,自然也有潛在的規則。
立場不堅定的人,隨時轉換陣營的人,誰會願意彼此抱團呢
可以想象的,如果他到時候配合陳恆的奪權,就會背上罵名,讓自己的仕途在未來變得坎坷無比。
但是呢,在狡狐“乃國事也”這句話扔出來以後,就沒有了這方面的憂慮。
到時候,王昶也可以打著“為國事”而公私分明不是
也沒有人能詰難一二了不是
當然了,這裡面的溝溝壑壑,高柔並不知道。
陳恆也沒有打算說明白,打了個哈哈左右言他,便拱手作別。還扔了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話語“文惠兄,明歲天子若是有恚憤之意,汝當勸之。”
明年
天子曹丕會恚憤不已之事
子初如何得知邪
高柔看著陳恆遠去的背影,捏著有些花白的鬍鬚,百思不得其解。卻沒有發現,站在他身後的蔣斌,臉上笑容猶如偷到了雞的狐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嗯,蔣斌因為和潘浚有姻親關係,被陳恆當成了陰死司馬懿的執行人。
所以呢,在事情完美完成後,陳恆也就順理成章的,將陰夏侯尚的事情,也讓他來當執行人。
有經驗了不是
而且,現在都成功的得到天子的許可,將一隻手伸進荊州了,也等於是時候將夏侯尚弄走了。不然的話,他狡狐怎麼能佔據荊州呢
呵
黃初四年,公元223年,秋九月。
大魏朝議中,剛升遷太尉沒多久的鐘繇,以國當有儲君為勸天子立太子。
曹丕從善如流,讓百官們先回去思慮數日後,再共議。就是在其中一日,他便以犒勞群臣的名義,舉辦了一次大宴,還特地將郭皇后與京兆王曹禮出席
好嘛,數日後,朝中百官一致認定,曹禮乃是大魏太子的不二人選。
沒有人再記得,魏武帝當年“我基於爾三世矣”那句話了。
可憐的平原王,身為天子長子的曹睿,在數日後,便被勒令前往封國就藩。離開洛陽之際,餞行的人寥寥無幾。
陳修與曹肇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