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法正與黃忠部,也同樣是作勢洶洶的排兵佈陣,就是雷聲大雨點小。『射』進馬家軍營寨和犍為郡的箭矢,都沒有在洛水裡『射』魚的多。
法正甚至還做了封書信給龐統,很友好的說什麼,大家各為其主,就不能相互難為對方了。比如能否讓麾下兵卒放行,讓他的知交張松來漢陽郡敘敘舊什麼的。
唉!
這那是打仗,分明就是浪費糧食的碩鼠!
宗預部、黃權部和馬謖部就不一樣了。
他們從駐地出發,大舉進攻南中雲南郡、永昌郡和越嶲郡,玩真的!
就是馬家軍攝於天威,往往是望風而逃,不耗費一兵一卒就能奪得一處關隘或者小山城。
但是呢,他們三人並不開心,還經常像市井『婦』人一樣,爭得面紅耳赤。
因為陳恆說了,一個月只能奪得南中一處地方。
至於是誰奪下的,給誰上報朝廷功勞,爾等三人自己商議去。
他們三人都是陳恆的心腹,當然也知道了此番就是來領功勞的。而且還知道,陳恆選中他們三人,是權衡麾下利益的考慮。
在如今陳恆的麾下,呂常和廖化是被當成了陳家人的。而法正、黃忠和魏延的功勞已經積累得夠多了,不需要南中三郡來裝點門面。
而剩下的將領,是分為了三個派系。其中,馬謖代表的是荊楚豪族的利益;宗預代表的是寒門士人的利益;而黃權則是代表劉璋舊部的利益。
他們三人相爭,就是背後利益團體的相爭,怎麼可能拱手讓人呢?
雖然到了最後他們的功勞是一樣的,一部奪得一郡。但是先報功,就能先被升遷、先被授職去積累資歷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混仕途的,能力之外,不就資歷最重要了嘛。
豈不見陳恆的官職是徵南將軍,就因為資歷較深,就變成了徵南大將軍?
當然了,他們不開心的事情,還有絞盡腦汁的想出個理由來,去拒絕當地的蠻夷部落舉族來歸附。
這些蠻夷部落聽說了陳恆的仁政後,在曹軍大舉進攻而來的時候,紛紛派人來表示要歸附,不答應了還不行的那種。
但是黃權等人,還真不能答應。
畢竟陳恆說了是三年之內,將南中三郡納入治下。他們直接將這些蠻夷部落都收了,不就等於提前做到了嘛。
唉
有時候功勞來得太容易了,也是件讓人頭痛的事情。
而張魯的次子,張廣張嗣宗就不這麼想了。他如今是南中最開心的人了,沒有之一。
在去年,陳恆將他帶來南中後,他便開始布五斗米教。剛好南中的黔首百姓,和蠻夷部落都深信鬼神之說,讓他順利得一塌糊塗。
不光讓“張天師”的名號再度在巴蜀之地響起,還得到了朝廷的讚賞:陳恆將去年奪下牂牁、建寧等郡的功勞,分給了他一點。說是因為有張廣佈道得南中人心,征伐才如此順利的。
所以呢,張廣心願和仕途都能兼顧了,怎麼能不開心呢?
做人呢,是要知恩圖報的。
張廣也是如此,他很感激陳恆的提攜,在開心之餘,也小小的報答了下。藉著鬼道之說,給南中百姓黔首灌輸了一個說法:徵南大將軍,乃是鬼神派來讓爾等過上好日子的!是爾等的守護神
好嘛,可以想象的,在南中有了一件事情是不能做的。
不能說陳恆一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