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春正月。
都說新春伊始,是永珍更新的過往揭篇。大漢朝的痕跡,就在正月的到來時,徹底消失在洛陽的每一個角落。
但有些人,還是嚮往著漢室積威四百年的榮耀。
自封為燕王的劉備,在祭拜先人後,便開始在幽州為漢獻帝劉協披麻戴孝的發喪了。
雖然劉協還好好的當著山陽公,興趣變成了研究醫術,立志治病救人。但是呢,劉備說他死了,在幽州、遼東等地的官僚和黔首們,就都覺得他死了。
根據細作傳回來的訊息,幽州那邊滿城縞素,哀聲遍野,整得挺像那麼回事的。
不可避免的,燕王麾下各種人開始聯合上書劉備,勸告著說什麼要節哀啊,要保重身體啊,要繼承大漢朝的榮光啊
嗯,最後一句是重點。
誰都知道,劉備要稱帝,也就這麼一兩個月內的事情了。
曹丕得知後,十分震怒。
他是從名正言順的漢獻帝手中,接過社稷正朔的,是有傳國玉璽的,是天下的共主汝個織蓆販履之輩,安敢要稱帝邪
安敢與朕比肩邪
當即,就憤慨的召集朝中百官,問及了將欲攻伐劉備的可能。
只是可惜了,他得到了群臣異口同聲的反對。就連遠在荊州的夏侯尚與司馬懿,都讓人帶回來一封上表,說不可行。
理由也很簡單,大魏朝如今沒有實力去再起大戰。
誰讓他個曹子桓,去年的時候一意孤行,發大兵去攻打了江東呢弄得國庫空虛、將士疲憊呢
而且退一萬步來說,就算要出兵也不應該是幽州,而是江東或者馬家軍。
畢竟馬家軍和江東,去年都被大舉攻伐過,消耗了不少實力,正是用繼續慢慢蠶食。慢慢消耗至死的時候。若是轉去攻打幽州了,豈不是讓馬家軍和江東休養生息,將去年的征戰變成前功盡棄
這個觀點,是如今大魏朝軍中第一人,大將軍曹仁親口說出來的。
他在去年曹丕稱帝的時候,回來洛陽朝賀,還沒來得急趕去冀州駐防。就被曹丕親自駕臨府邸,問及攻幽州之意。
得到否定答案的曹丕,無奈之下,只能嚥下了心中的不平。
就算他是天子,但也無法在滿朝重臣都反對的情況下,堅持要去攻打不是去年已經有過一次了,今年還是安分些吧。
不管怎麼說,這才稱帝沒多久呢
而江東的孫權,得到幽州的訊息後,也很敏銳的抓住了機會。
他派使者來洛陽,要和大魏重修於好了。
嗯,如今的扯皮,只是兩家不要再相互攻伐。至於孫權要不要上表給曹丕稱臣、曹丕要不要給他封賞個官職,那是漫長的口水戰。
依然留在洛陽的陳恆,是懶得參與這種為了名義扯皮的。
他在忙著一些私事,都與國事有關。
也對,到了他這種權勢,私事也就變成了國事。
其一,是老狐狸賈詡,在有一天下朝、經過陳恆身邊的時候,竟然很意外的、很罕見的自言自語了一句。
“雪後天晴,翌日的河畔乃是舉家出遊好去處。”
好歹也是被稱為世之狡狐呢,陳恆要是連賈詡邀請他前去“偶遇”一番都聽不出來的話,屍骨應該早就填了溝壑。
只是,這隻老狐狸,要和某一晤是為何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