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拒絕了。
他的阿父,既然願意和這位敵軍都督在這裡從容赴死;既然兩人的棺木是並排放著的,也就是說,他的阿父覺得夏侯淵當得起。
他身為人子,若是辱了其父保有敬意的人的屍體,豈不是也是辱了其父的聲譽。
罷了。
無論雙方是否敵對,該有的敬意,還是要保留的。
他畢竟,是忠義無雙關雲長的兒子。
所以呢,夏侯淵的遺體,是在五日後才被麾下帶回去的。這些部下,就是那些在山頂上扔下石頭和火把的兵卒。
魏王曹孟德得知了訊息,悲慼難當。
不光在棺木邊上垂下了好多淚水,讓人將棺木運到鄴城安葬。
嗯,墓地,他直接定下來了,選擇在挨著魏國宗廟不遠處的地方。
還上表朝廷,親自給夏侯淵定下了諡號,曰“剛”。而並非是原先歷史軌跡上的、有些不好含義的“愍”。
剛者,強毅果敢、追補前過、致果殺敵、強而能斷。
很貼切夏侯淵這一生。也就說是,夏侯淵算是贏得了,生前身後名了。
訊息傳到了鄴城,夏侯衡奔來迎喪扶梓歸,他要開始守孝了。但是奔喪而歸的夏侯霸和夏侯稱兩人,卻被曹老大勒令只能孝三個月。
理由是“妙才一生志在行伍,汝二人為人子,當繼承遺志!斬將奪旗,立下不世之功,就是對汝父最好的告慰。”
看似不近人情,實際上卻和夏侯淵的君臣相知,太瞭解這位亡故連襟的志向。
訊息傳到了陳留的己吾,夏侯若君哭得很傷心。雖然在很早之前,長兄夏侯衡就隱晦的提及過,然而到了事情發生的那一刻,誰都不能抑制得住情感。
她一身孝服的,來到半山腰和陳恆辭行。
無論是禮法還是情感,她都是要趕往鄴城奔喪的。
陳恆安慰了幾句,便讓小陳亮也一起跟了過去。他依然在為母守喪中,無法過去,只能讓小陳亮作為代表。
冬十一月,鋪天蓋地的大雪,也伴隨著關二爺和夏侯淵的故去,飄落人間。
幷州的戰事,也因為天氣就此告一段落。
此戰對魏王曹孟德而言,有得有失。
失,是無數兵卒與糧秣的消耗,還有夏侯淵的戰損。
得,是在此戰中,他將劉備的實力消耗了好多。只要等到明年春暖花開,冰消雪融,再度一鼓作氣,便可以將劉備趕出幷州。
然後,在用數年的時間,慢慢用深厚的家底耗死劉大耳朵。
他是這麼打算的,也是這麼做的。
在收兵後,他並沒有回去鄴城。而是讓兵卒在河東等地休整,自己的車駕去了雒陽安住。給麾下所有人,都傳達了一個訊息不得幷州,誓不歸鄴城。
但是他沒有想到,他的確是回不去了。
雒陽,是大漢朝的故都,也曾經是周朝的故都。
本來就有帝王之氣。所以呢,曹老大在雒陽的時候,不光是以丞相的職務處理各州郡的事務,也讓工匠起建始殿。
當然了,這個宮殿,並不是給天子劉協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