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從南陽到江陽郡往返一趟,只是為了換回來一個俘虜。
而且這個俘虜,還是個籍籍無名、無關緊要之人。狡狐此舉,看似很無聊,很讓人費解。然而,在法正的眼裡,就是自愧不如的權謀之道。
無他,只因劉循,是劉璋的長子、在巴中之地的唯一牽掛耳。
劉璋雖然已經放棄諸侯的身份投誠於曹軍,即將接受朝廷詔令趕赴許昌任職。但是呢,他與其父劉焉,畢竟是在益州統治了二十多載。
俗語說,就算是一塊石頭,扔在小溪畔的時間久了,也會長出青苔來。
對於劉璋來說,黃權、董和、費觀等人,都是用了二十多年,培養出來的青苔。這些人,在蜀中失守後,依然恪守忠義之道,義無反顧的誓死效忠。
以後,在仕途之上,就算沒有了君臣之分,同樣會對劉璋多幾分照顧。對劉璋的長子劉循,也會如此。
如果他們,有這個機會。
狡狐陳恆將劉循換回來,就是贏得劉璋的感激,更是贏得劉璋舊部的感激。
只要劉循在巴中之地一日,劉璋的舊部就會誓死保衛巴中一日;只要劉循在法正的麾下效命,劉璋的舊部也會感恩,為法正效命。
也是間接的,變成了為狡狐陳恆效命。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他們不願意成為狡狐的心腹,也會念著狡狐今日之舉,和善相處。
試想下,就連劉璋這麼一個失敗者,狡狐都盡心盡力的,為他謀得了無遺憾的離開,世間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亦或者是,誰願意費力不討好的去做呢?
天下群雄逐鹿了幾十載,在野心的滋潤下,上位者已經道德淪喪、人心不古。剩下的諸侯們,幾乎都變成了利己主義的食肉者。
像狡狐這樣,對失敗者賦予仁慈的上位者,怎麼能不讓人心生敬意呢?
怎麼能不讓人歸心呢?
對吧!
是故,法正這一聲贊,就是洞悉了狡狐的目的,也因為得到了很顯著的實利。
劉循剛被法正任命為門下督,嚴顏、黃權和龐義,這三位執掌著兵權的劉璋舊部,都透過不同的方式釋放善意,向著法正靠攏。
當然了,這些是法正『操』心的事。
狡狐已經匆匆趕回來了南陽。一向辦事很磨蹭的許昌朝廷,這一次讓使節來頒佈詔令,尤其的快。
先是按照常例各種廢話來了一堆,再說到嘉獎陳恆督巴中之地的功勞。
鑑於陳恆的魏國右將軍職位,是剛剛任命的,以不宜再升遷為由,直接在食邑上做了補償。
益一千戶!
合之前一千五百戶,共計兩千五百戶。並且恩澤後代,分出五百戶食邑給庶次子陳遂,直接跳過了關內侯封為列侯!
最後才說到了目的,以陳恆征戰四方多年,任事勤勉為由,徵調回魏國王都鄴城當值。
對於徵調狡狐回朝,導致荊州、巴中之地權力空虛也做了調整。
升遷夏侯尚為平虜將軍,駐軍於襄陽,督荊州兵事;于禁的虎威將軍職位不變,但是兼領了南郡太守,歸夏侯尚統領。
原狡狐的麾下司馬郭淮,引八千兵卒趕赴關中,交給夏侯淵統領。他官職也因功勞升遷為中堅將軍,參夏侯淵兵事。
原狡狐的麾下長史法正,則是被任命為巴中督軍,領徵蜀護軍之職,排程巴郡、巴西郡、巴東郡和江陽郡守軍,防禦蜀中馬家軍及漢中張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