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主公,恆所思者,有三。→八八讀書≥”
曹老大的話語剛落,陳恆也拱手,侃侃而談。
“其一,乃是斷了巴中子民的叛『亂』之因。巴中之地,多賨人及夷人聚居,皆英勇善戰,如今以杜濩、樸胡、袁約等人為首領。是故,恆建議當以官職授之,遷杜濩等人至鄴城,讓巴中之地,無人有威望可導致dongan。”
“可。此乃老成謀國之道也。”
點了點頭,曹老大臉上神情不變。
這種建議,但凡是久居上位的食肉者,都能想到,不足為奇。
“其二,乃是劉璋舊部兵卒的安置。劉璋父子在益州二十餘載,被馬家軍奪取蜀中之後,這些人依然跟隨劉璋而戰,皆忠義之輩也!是故,恆建議以巴人治巴之策,不調動其守戎之將,令其等繼續守邊禦敵。如此一來,劉璋回許昌任職,巴中之地亦不會有dongan。”
“嗯”
這次,曹老大沉『吟』了半晌,拖了好長一個鼻音,才給了個模稜兩可的答案。
“子初之言,孤尚且有疑慮也。其巴中之地,出產不豐,留如此多之兵卒,恐難以供養。”
好吧,主要是他的心態,已經從欣喜中回來了些,慢慢又變成了號令天下的魏公。
因此,也想到了一點劉璋的麾下,在狡狐的建議下,得以繼續留在巴中之地,會不會就將感恩之心,仍在了狡狐的身上呢?
“主公之言,恆亦思慮過,乃是為恆所思之其三也。”
不過呢,陳恆馬上的,就來了一句,將他的思路和關注點,又給調走了。+∧八+∧八+∧讀+∧書,※→o
“額?子初速言之!”
“諾。其三,恆以為巴中之地若定,當需數年時間休養生息,安撫人心。亦會導致,我軍不能大舉從巴中攻入漢中或蜀中也。是故,恆建議留劉璋舊部在巴中守戎,是想讓我軍兵卒有富餘,可調往關中或幷州禦敵也!”
嗯?
頓時,曹老大的眉『毛』就挑了起來。
他知道,陳恆說的富餘曹軍,都是自己統領的兵卒。調去關中或者幷州,就是等於自動減少了兵權。因為關中和幷州,都已經有了督帥,陳恆是不可能轉過去任職的。
難道子初當真有放下兵權之心?
曹老大心中疑慮,捏著鬍子,徐徐來了句,“若將我軍調往他處,巴中尚可安否?”
“回稟主公,恆麾下長史法孝直,深有謀略,若將其留在巴中之地排程劉璋舊部,可保無憂也!”
陳恆拱手,抬頭將自己清澈無比的眼神展示,“而且,恆麾下多為荊州籍將領居多,亦可留這些人為法孝直助勢。”
“嗯”
又是一個鼻音,曹老大眯著眼睛,問出了最關鍵的玄機,“子初以為,何人領兵去關中,或者幷州?”
“恆麾下司馬郭淮,太原郭伯濟。”
是郭伯濟啊!
隱約中,曹老大覺得心情舒緩了些。
他知道郭淮是誰,還知道郭淮曾經擔任了五官中郎將的門下賊曹。
是他兒子,曹丕的故吏,而並非狡狐的嫡系心腹。
讓郭淮統領這些兵卒,也就是意味著,陳恆是藉著這個機會,將手中的兵權交還給了他曹『操』手中!
不過呢,曹老大剛想說個讚許之言,就想到了一點。
那就是陳恆好像,還沒有說到自己呢!
這個世之狡狐,將手中的權力,大部分還給了他曹家手中;一小部分留給門生故吏。那麼,他自己幹什麼去?
難道,是以放下兵權為代價,讓孤妥協,好繼續留在荊楚之地嗎!?
曹老大心中有些警惕,聲音卻愈發親切了,“子初,汝為何『毛』遂自薦,親自統領這些兵卒?汝外舅夏侯秒才乃關中都督,汝若去助力,他日奪隴右及漢中,豈不是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