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孫權親引十萬大軍,圍住了合肥城。
這個做法,一點都沒有錯。相反,是深諳天下大勢的戰略考慮。
無他,魏公曹孟德在關中與馬騰爭鋒;又被劉備奪了幷州四郡,遏其兵力在幷州一帶,無力南下。
而荊州的狡狐,兵權被盡奪,無力威脅江東。南郡太守夏侯尚,麾下多是當日劉琦降兵,還不能做到如臂指揮,有魯肅在長沙可保西線無憂。
也就是說,孫權攻打合肥,根本不需擔心後方有敵;更不用擔心曹軍有援。
如此時機,可謂千載難逢。
舉江東之地,都是這麼覺得的。他們以為,此番發大兵出戰,就算拿不下整個揚州,也能咬下淮南郡來。
孫權也是這麼覺得的。
他以為,此戰,可一洗當年敗於狡狐之恥!讓江東在他手中更加強盛!
就是很可惜,他和他僚佐們,都忘了一件事。
當年孫策亡歿前,將江東託付給孫權的時候,遺言是“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也就是說,孫策將江東之地交給孫權,是因為覺得他能保住江東。對於孫權的軍事才能,開疆闢土的能力嘛
呵呵!根本不做指望。
事實上,也是如此。
赤壁之戰,孫權沒有臨陣,所以打贏了。
龍陽之戰,孫權來了,然後,周大都督就悲憤亡故了。
孫權的統帥能力,打李術、黃祖等人,挺給力的。但是遇上了將星璀璨的曹軍,還是安心在後方等戰報吧。
但是呢,有些人,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好嘛,主要此番戰機實在是太好了。好得讓整個江東的君臣,連傷疤都沒好,也忘了疼。
所以呢,老天爺就給了個教訓。
張遼、樂進和李典三人,僅以七千兵卒就守住了合肥。
而張遼還招募軍中勇猛之卒八百人,出城直突江東軍陣之內,擋者披靡,殺得孫權軍士氣皆失。讓孫權僅僅攻打合肥十數日,便無奈撤軍而歸。
然後呢,張遼率諸軍追擊,不光斬殺了江東大將陳武,還差點就抓住了孫權。此戰,也給張遼安了個“吳童止啼”的大好名聲。
遠在河東與劉備大戰的曹老大,得知戰報後,大喜過望。不帶二話的,就讓人上表許昌朝廷給張遼封了個徵東將軍。
徵東將軍,官位次於三公,但是職權異常的大,乃是統領青、兗、徐、揚四州的兵事。
因此,遠在荊州南陽的狡狐陳恆,得知後,也大喜過望。
不光是因為張遼與他相善。
更是因為,曹營中,終於有一個外姓將領,官職與職權都比他高了!他終於,可以不用被所有將領,都用羨慕嫉妒恨的眼光盯著了!
人一旦開心了,有時候,就會口不擇言。
狡狐也不例外。
他當時,脫口而出的話語是“彼孫十萬,真乃我軍之福也!”
呃
好嘛,孫權繼“碧眼兒”後,又有了個新外號,被荊楚之地傳頌不衰。還膾炙人口的,迅速蔓延了整個大漢朝。
訊息傳到江東後,孫權差點沒一口老血給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