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對陳恆的愛護。
年少、功高、位高,朝中百官皆妒之!人人皆言毀之!
不患貧,患不均耳!
陳恆又不是姓曹,或者夏侯。區區一個己吾郡望之家、不過是曹老大一個養女婿而已,又如何不能以言毀之!
自古年少而居高位者,幾個是能有好下場的!
子初,難道是久握兵權而變得了汲汲營營了?亦或者是有難言之隱乎?
曹老大捏著鬍子,微微的嘆了一口氣。
而在荊北南陽,狡狐陳恆,也在嘆了口氣。躊躇半響後,執筆書寫第二封請辭去官的上表。
他是知道曹老大的愛護之意的。
但是呢,他不得不再度上表,因為看到了董昭。
他記得,曹老大被封公、魏王,都是出自於這個人的籌劃。現在都是建安十七年春了,算算時間,也差不多該提升日程。
他這些年,一直都以封疆大吏手掌兵權在外,行事又陰狠,在百官中誹譽頗多。以鍾繇為首的政敵們,也都在盯著機會給他找麻煩。
歷史上,曹老大爵位為公的時候,可是連荀彧都悲憤而病故的!
曹營之中,曹老大麾下,荀彧若是自認功績第二,沒有膽敢居第一。
他陳恆更是比不上。
而且他和潁川荀家為仕途盟友,這些年荀彧、荀攸沒少給他說好話,糾葛頗深。到時候荀彧亡故,他陳恆被人找把柄尋個由頭牽連進去,何其易也!
豈不見,歷史上的杜畿,其政績“常為天下最”,卻因為與荀彧關係密切,就當了整整十六年的一介太守?
唉,這種權利糾紛的旋渦,如今有機會能避開,還是避開了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至於去官,失去權利,不值得一提。
今天下紛爭未平,有之前的赫赫戰功在,曹老大就算允許了他去官,他日起復也不難。就算曹老大忘了他,五官中郎將、副丞相曹丕,還能忘了不成!
曹丕是那種人麼?
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支持者中,唯一一個獨斷一方的督帥此生解甲歸田?
除非他不想繼承曹老大的位置了!
帶著這樣的有恃無恐,陳恆開始綢繆著未來再次執掌權柄的基礎。比如現今荊州的各部兵馬的安排。
還有,冷眼看著“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
他的請辭上表,引出來的。
首先是廖立。
這位依仗荊南之功和陳恆的力薦,被封為關內侯的荊楚雋才,就上演了利盡則散的戲碼。
他本來被陳恆承諾為法正之副,現今卻是以自己是荊南人士,不忍離別故土為由,很堅決的辭去了。
然後呢,沒幾日就成為了夏侯尚的軍中長史。
好嘛,荊州以長江劃分南北,不過一州之內,就是故土難離了
雖說寧為雞首不為鳳尾,也是人之常情。但這番作態,還是讓陳恆有些齒寒。不過呢,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
比如黃忠。
這位老將來南陽刺史府報道的時候,竟然還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魏延,魏文長。
喜歡曹魏臣子請大家收藏:()曹魏臣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