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死訊,是五日後,傳到了陳恆的耳裡。
因為江東根本沒有封鎖訊息。
孫權按照周瑜的囑咐,將長沙郡留匆忙趕來的魯肅駐防,就以弟禮披麻戴孝,親自扶棺而歸吳郡。再去送廬江郡舒縣歸葬鄉里,一路悲慼而涕,不能止,幾度昏厥。
又將自己長女孫魯班與周瑜長子周循定為姻親。待到十五及笄,等周循守孝結束後成親。周瑜次子周胤,被養於府中,待若親子。
而且在巴丘的當日,他就聽從了周瑜的建議,撤回了南郡的兵馬。
很幸運的,他聽從了。
因為陳恆在龍陽之戰結束的當日,就挑選精銳兵卒,合王昶之兵,領兵水路並進,倍道攻南郡之地。
公安城的孫瑜,兵力不足一千,直接棄城而走。
而長江之北的南郡如江陵城、當陽城,則是因為訊息得到太慢,被荊北曹軍與狡狐合力攻之,斬獲頗多。
最後還是呂蒙、蔣欽和甘寧引水軍來接應,才逃回了江東。
然而,當陽城守將淩統,因為身處南郡太北,撤退之時被夏侯稱、牛蓋引騎兵追上,拼死才逃脫,重傷。
渡江歸來長沙郡後,當日不治。卒。
此戰之後,孫權做書罪己,直言此戰之敗,皆是自己之錯。悔恨當初不聽周瑜諫言,方才導致今日。
言辭誠懇,悔恨甚切。
收此戰亡兵卒的家屬,重恩撫卹,免其家中賦稅五年。又再募新卒,命名為“殺狐軍”,當眾折箭對天發誓,有生之年,必殺狡狐為周瑜報仇,為江東雪恨!
此番作態,一時間,讓江東怨氣盡去,人人同仇敵愾,咬牙切齒,誓殺狡狐陳恆。
當然,這一切,周瑜已經看不到了
唉!
不過,以周瑜的為人與氣度,看不看得到,都是無所謂的。
值得一提的是,孫權回到吳郡後,依照當日周瑜臨終與他耳語的內容,派了許多細作前往荊北、荊南,揚、豫兩州等地。
為了歌頌狡狐陳恆,在荊楚之地的赫赫戰功!
特別強調了,連丞相曹孟德都折戟長江的荊南之地,狡狐卻一戰而定,善戰之名天下無出其右!
還編了童謠,傳唱鄉里。
曰:“荊楚有狐,陳氏當望!”
讓上至豫州許昌的朝廷百官,下至鄉里的走夫販卒,人盡皆知。
傳為一時盛議。
而得知這一切的時候,陳恆正在南郡的江陵城內,大宴諸多有功之人,承諾著將要上表朝廷,為其請功。
然後呢,當場就放下了酒尊,捏著鬍子沉『吟』不語。
其他諸多人,也識趣的告退。
陳恆知道,這必然是江東的捧殺之計!
但也知道,就是如此顯然易見的計謀,往往是最有效的,最無懈可擊的。
因為此陽謀,是針對曹老大的『性』格而設,將曹老大心中一直掩藏的忌諱,撂在了檯面上。避無可避。
陳恆也同樣,避無可避!
故王莽篡漢,兩漢之交,讖語滿天飛。光武帝劉秀起兵兩年,便光復舊物,延祚幾二百年,正是應了“劉秀當為天子”的讖語。
此後,光武帝對讖書的『迷』信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比如《後漢書》裡就曾經記載劉秀執政期間:“廷臣中有信讖者則登用之;其不信讖者則貶黜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