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有書來?
劉琦聽到了有些愣,先是和廖立整理了一番衣冠後,才讓兵卒送進來。
是一個頗為精緻的木盒子。
盒子的面上,還寫了一行隸書:“荊州牧、鎮南將軍親啟”。
嗯,看不怎麼飄逸的字型,應該不是幕僚代筆,而是孫權親自手書的。
開啟後,裡面是一片布帛,密密麻麻的寫了不少廢話。劉琦看了好一會兒,才知道了,孫權是在勸降。
許下的條件還挺豐厚的。
說什麼只要劉琦願意投降,就可以去當長史張昭的副手,荊南諸將都可以繼續任舊職領兵;最關鍵的,是劉磐為長沙太守,割地養兵!
最後還加了一句:他孫仲謀,可以對天發誓,兩家不再提及父輩的仇讎之事。
好嘛,孫權算是下了血本。
讓劉琦都有些心動了。
不過呢,馬上的,門外的兵卒,有一聲通報。
“啟稟州牧,朝廷使節已經到了城外十里!”
朝廷使節?
劉琦與廖立面面相窺,有些『迷』茫。
畢竟劉琦如今的官職,都是自己給自己安上去的,大漢朝廷可沒有承認過。如今竟然來了,那麼也就只有一個可能:曹軍也是來招降的。
只是,算算時間,有些搭不上。
這狡狐這才剛進入荊南沒幾日,就有朝廷使節到了,難不成是同時進入荊南的不成?
難道這隻狡狐,早就有招降他的心思?
劉琦沒有答案,將滿臉的疑『惑』,看在了廖立的身上。
而廖立也有些不解,只是輕輕出聲,“州牧,既然是朝廷使節,還是出城迎接的好。”
“嗯。”
劉琦一想,也是這個理,也點下了頭。出了城門,卻發現朝廷的使節,竟然還是個熟人。
是傅巽。
字公悌,原先在劉表麾下當東曹掾,因為勸說劉琮投降而被曹老大感激,賜爵關內侯,後遷任散騎常侍。
迎接進來,一番客套與敘舊後,傅巽便將詔書呈上。
詔書不光蓋著天子的玉璽,還寫滿了曹老大的善意。說劉琦若是投降,那麼就被封為列候,授予的官職是山陽郡太守。
嗯,山陽郡高平縣,是劉琦的鄉里。
此舉,堪稱攻心之策了。
而且公事說完了,傅巽變戲法一樣,從袖子裡掏出一封書信來。面上寫著:“兄長琦親啟”。
竟然是劉琮的書信!
之前因為繼承權的爭奪,劉琦與劉琮兄弟反目,幾乎成了仇讎。
後來劉琮舉州投降,被曹老大任命為青州刺史、封列侯。又表為諫議大夫,參同軍事。雖然也算是個許昌朝廷裡的擺設,但是活得還是很滋潤的。
所以呢,如今的書信裡,劉琮的話語很親切。
說什麼當年之事,彼此都有錯,就不要在提及了。如今荊州基業不在,父母雙雙已故,在這個世上,他唯一能相依的,也就是劉琦這個兄長。還望念著一『奶』同胞的血緣關係,不記前嫌,再續兄友弟恭的佳話;去給父母修繕墳塋的時候也有個幫手云云。
好吧,『性』子仁厚的劉琦,看完了以後當場仰頭長嘆不已,還溼了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