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時候,就有深刻解釋過“殺戮與恩義”的事蹟。
霸王項籍,高祖劉邦,對於關中老秦人而言,都是叛賊。
但給兩個人的待遇就不一樣。
項籍坑殺秦兵二十萬,又誅殺秦宗室、焚燒秦宮殿,拉起了老秦人滿滿的仇恨值,導致在號稱“龍興之地”的關中無法立足。
而劉邦,卻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大得人心,最終能憑藉關中為根基得天下。
如果不是項籍的赫赫兇名,劉邦想得到關中人心,是不會那麼容易的。
如今,陳恆的“殺戮”,就是為了讓杜襲有“恩義”的空間。
杜襲是朝廷任命的上黨太守,初來乍到,想站住腳跟對抗袁紹任命的上黨太守,就必須要廣施仁義,讓治下歸心。
有陳恆殺戮的兇名在前,他只需要『露』出一點懷柔之策,便可讓陽阿上至世家豪強,下至走夫黔首感恩戴德。
畢竟有對比了不是!
畢竟不感恩戴德,說不定就引來那位殺神了不是!
事實上,陳恆的人情賣得太成功了。
杜襲是笑納了,還記在了心裡。
當他到了上黨聽說此事後,便拉著陳恆進了屋子裡,一堆感激之意就脫口而出。
即是感慨為了他的事,陳恆不惜用自己名聲來成全又是表示大恩不言謝,以後有事他一定會幫襯一把。
沒條件幫,也要創造條件幫的那種。
然後第二天,杜襲就急忙去了陽阿縣,當場宣佈各種安撫各種仁義,一下子就聲望大漲。順帶的,還請陳恆多留在泫氏五天,為了將高都縣納入囊中。
他讓人給高都縣令去了封書信,內容半是勸降,半是威脅。
說什麼如果舉城投降,縣令還是縣令,縣尉還是縣尉,保你前程無憂。
說什麼高都縣如果不投降,陳恆就要領兵過去了,他自己只能拖著五日。至於陳恆領兵過去後是什麼結果,看看陽阿縣的人頭就知道了。
嗯,被砍了的那些人,都是投降了的。
還說高都縣的城防雖然看起來不錯,但絕對不會堅持到援軍的到來。而且你們也不會有援軍了
等等之類。
什麼攻心計、講道理、說事例、拿前程利誘、秀肌肉威脅等等手段,全都一股腦糅雜在幾行文字中,扔了過去。
將世家子深諳人心齷蹉的底蘊,彰顯無遺。
效果是也顯著的。
不用五日,只需三天,高都縣就開了城門,給曹軍交接了城防。事情順利得一塌糊塗。連夏侯霸都覺得不可思議,跑來問了陳恆一嘴。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以殺止戈”嗎?
所以呢,他又去抄了一遍春秋左傳
一切事了,也到了陳恆離開幷州的時候。
杜襲還是很講就情分的。親自送出了五十里外,不光抓著陳恆的手,感慨相識不久便道別真是可惜,還扔了幾馬車的土特產。
那副情深義重的表情,腹黑如陳恆,都差點信了!
而在河東端氏縣,與廖化的分別,就真摯得多了。雙方就相互拍了拍肩膀,笑了笑,一切情分盡在不言中。
是的,在曹老大的命令中,廖化的本部兵馬駐守在河東,守戎屯田自養。也就是說,陳恆帶回許昌的兵卒,也就剩下五百餘人。
一個裨將軍,本部兵馬竟然還沒有一個別部司馬的多。